三(第3/4页)
“我想,他们拿的是炸药。如果真是炸药,那么他们根本不是去公路,而是直奔铁道。也就是说,是奔基洛夫铁路去了。”
“到基洛夫铁路可不近,”基里亚诺娃不大相信地说。
“所以要穿过森林嘛。这地方的森林可真要命——能隐蔽整整一个军,别说是两个人了。”
“假如真是这样……”奥夏宁娜激动起来,“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应该通知铁路的保卫部队。”
“基里亚诺娃去通知,”瓦斯科夫说,“我的汇报时间是每天二十点三十分,代号‘17’。奥夏宁娜,你吃呀,吃呀。我们要走整整一天哪……”
四十分钟之后,搜索小分队集合了。可是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出发,因为准尉要求严格,老是吹毛求疵:
“全体脱靴!……”
还真被他抓着了——有一半人双脚裹着薄丝袜,直接往靴子里蹬,另一半人像扎头巾一样把包脚布裹在脚上。这样是没法长途跋涉的,两只大靴子在脚上拍打着,不出三里路,脚就会打出血泡来。还算好,她们的班长,奥夏宁娜下士穿得还合乎规格。可她为什么不教教下级呢?
教她们包脚整整花去四十分钟。还有四十分钟——逼着她们擦枪。她们的枪里面哪,就算没有潮虫,可又怎么能射击呢?……
剩下的时间,准尉做了个小小的动员。照他看来,应该让战士们开开窍:
“见了敌人别害怕。他是在咱们后方,就是说,他自己还害怕哪。可是也不要挨近他们,因为敌人终究是身强力壮的男子汉,而且为了近战做了特殊装备。万一他出现在身旁,那么最好是隐蔽起来。不过千万别跑,因为用冲锋枪射击奔跑的人可真是一件痛快事。行军的时候,必须两人一起。一路上别掉队,也别说话。假如在路上遇到敌人怎么办?”
“知道,”金发女战士说,“一个从右边上去,一个靠左边。”
“要隐蔽。”费多特·叶夫格拉费奇再明确地补充了一句,“行军的次序如下:前面——奥夏宁娜下士和一名战士组成先头侦察队。一百米之后——基本核心:我……”他看看自己的队伍,“还有翻译。再离我们一百米以后——最后两个战士。走的时候,当然,不要并排,而是拉开一定距离,以相互能看得见为限度。如果发现敌人,或是碰上什么可疑情况……有谁会学野兽叫,或是学鸟叫的吗?”
女兵们嘻嘻地笑了起来,这帮傻妞……
“说的是正经事!在林子里不能说话,德国鬼子也有耳朵。”
大家不吭声了。
“我会,”古尔维奇畏畏缩缩地说,“我会学驴叫,依——啊,依——啊!”
“当地没有驴,”准尉不大满意,“好吧,那咱们来学野鸭叫。嘎——嘎。”
他叫了两声,她们哄堂大笑。瓦斯科夫真不明白,这有什么可乐的,但是他自己也忍不住微微笑了。
“公鸭就是这样招呼母鸭的,”他解释了一句,“喂,你们来试试吧。”
她们兴高采烈地学开了野鸭叫。这个金发的叶甫金妮娅特别卖力。(嗐,真是个漂亮姑娘,可千万别爱上她,真是个美人儿哪!)不过叫得最像的,当然还是奥夏宁娜,看来她是个能干的人。另一个,李莎,也还不错。这个姑娘长得五大三粗,看不出是肩膀宽,还是胯骨更宽。可是嘴巴还挺灵巧。这样的人总有用得上的时候:身子骨真结实,简直可以套上犁去耕田。
嘉丽娅·契特维尔达克和翻译索妮娅·古尔维奇这两个弱不禁风的城里姑娘怎么能跟她相比呢。
“咱们朝沃比湖走。你们往这儿瞧。”女兵们围在地图四周,冲着他的后脑勺和耳朵直喘气,真有点意思。“假如德寇是奔铁路去的,他们绝不能绕过沃比湖。可是他们又不知道抄近路,所以我们满可以赶在他们的前面。我们要走上二十来里,才能在午饭以前到达目的地。还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因为德国兵得绕道,路程不会少于五十里,还得偷偷摸摸地走。全都明白了吗,战士同志们?”
他的战士们严肃起来:
“明白啦……”
其实她们最好还是光着身子晒晒日光浴,打打飞机——现在可是要动真家伙打仗呀……
“奥夏宁娜下士检查一下干粮和装备。十五分钟以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