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遗产:一场“德国人的胜利”?(第5/5页)

巴林在另一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驻守拉海圣的盟军,其英雄主义是理性的,而不是自寻死路,他们坚持到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而不是最后一个人。奥普迪达最后的冲锋可能是英勇的,但是现在看来颇值得商榷,因为他的做法所带来的不仅是自己的死亡,而且是让许多人陪他一起赴死。如果他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服从冯·阿尔滕和奥兰治亲王,拒绝违背自己的理性判断,坚决不进行最后那次冲锋的话,我们会更加怀念他。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之相反,巴林并没有为了荣誉而轻率地牺牲战士们的性命,或因为骄傲而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尽最大可能坚守了阵地,然后主动撤退了。在他的指挥下,尽管许多人身负重伤,但大多数人都幸存了下来。他在完成任务、维护本营荣誉和对自己的手下将领负责之间取得了平衡。因此,巴林的例子与温泉关或斯大林格勒(现伏尔加格勒)战役相反,后者在德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十分复杂,当时战士们全体做出了自我牺牲,不考虑这种牺牲究竟有没有意义。50多年来,德国军队、德国联邦国防军一直在努力设法解决“传统”问题,却对近在眼前的典范视而不见。现在该让巴林及其手下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应有的充分肯定了,特别是得到德国人自己的肯定。

承认他们的贡献并不会冷落其他参战各方,特别是英国人和普鲁士人,甚至是法国人。雨果写道:“这些国家的伟大,绝不会受到滑铁卢战役的影响。谢天谢地,无论刀剑出鞘后的风险有多大,人民总是伟大的。一把剑鞘,是装不下英国、德国或法国的。”幸运的是,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伟大的西欧和中欧人民已将战斧掩埋。他们的军队通过北约紧密合作,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他们有可能会携手组建一支联合军队。如果真有此事,他们不妨向英王德意志军团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