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亲历“希特勒日记”事件(第2/3页)

伪造者不但在伪造实物上下了很大工夫,还精心编造了一则与日记有关的故事,编得“亦真亦幻”,让读者不由得不相信那是真的。这个故事说,1945年4月20日晚上,希特勒命令总理府及其他部门大约80名工作人员、包括他的两个女秘书约翰娜·沃尔夫(Johanna Wolf,1900—1985)和克丽斯塔·施罗德(Christa Schröder,1908—1984),离开柏林前往奥地利萨尔茨堡附近的艾林,那里离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的山庄别墅不远。元首的“主任飞行员”汉斯·鲍尔(Hans Bauer,1897—1993)安排这些人分乘10架飞机,在夜幕掩护下从柏林腾珀尔霍夫机场和附近的舍瓦尔德、舍菲尔德、加托机场起飞。由于苏军空袭,起飞延迟了一点,但根据据鲍尔1956年发表的一篇回忆,那天晚上或者次日凌晨还是得到除一架以外所有飞机都平安到达目的地的消息。曾经寻找过那架失去音信的容克斯Ju 352飞机,但没有结果。当鲍尔把这个消息告诉希特勒的时候,元首显得很激动,因为他的一个贴身侍者威廉·阿恩特(Wilhelm Arndt)就在那架飞机上,而且把一些特别重要的档案和文件托付给了他。战争结束时鲍尔被苏联红军俘虏,1955年释放。1975年《墓穴》(Die Katakombe)一书的两位作者为失踪飞机的事采访过他,他解释说由于几位乘客迟到,飞机没有按计划在夜里两点起飞,这样就不能在天亮以前到达艾林。那架飞机后来在巴伐利亚森林上空被美国战斗机击落。《明星》说,鲍尔当时得到的信息看来有误。

失踪“Ju 352”飞机乘员墓地。木十字架中央牌子上写明死者姓名和死亡日期“21,4,45”。

失踪Ju 352飞机的飞行员是弗里德里希·龚德芬格少校(Friedrich Gundlfinger,1900—1945),战争结束时《明星》记者海德曼才13岁,他是从《墓穴》那本书知道龚德芬格这个名字的,但却打听到那位飞行员埋葬在德累斯顿南边一个叫波能斯多夫的小村子里。1980年11月他和周刊编辑托马斯·瓦尔德(Thomas Walde)来到那个村子,小教堂后面见到一块小墓地,在那里见到16座士兵墓,其中七个木十字架中央各有一块牌子,写明死者姓名和死亡日期“21,4,45”,应该就是那架失踪飞机的乘员。在这些名字里有飞行员龚德芬格,随机机械师、空军上士威廉·布达克(Wilhelm Budack),上士尤金·巴斯勒(Eugen Baßler),希特勒贴身侍者阿恩特,随身警卫马克斯·菲伯斯(Max Fiebes)。另外还有两个十字架,牌子写着“45年4月21日不知姓名的妇女”(Unbekannte Frau,21,4,45),看来应该是同机殉难者。两位奉希特勒之命撤离的女秘书并没有上这架飞机,而且她们都活了下来,施罗德后来还写过一本题为《他曾是我的上司》(Er war mein Chef)的回忆录,1986年在维也纳出版,所以这两具女尸至今仍然不知道是谁。

在柏林海德曼找到了菲伯斯的遗孀,她是1948年夏天接到丈夫死亡通知的,通知书上说在一具男尸制服右胸口袋里发现一个信封,里面有证件,名字是“Max Fiebes”,1910年3月27日出生于德国西部城市索林根。从她口里记者知道那架飞机有一个幸存者,希特勒的警卫弗朗茨·威斯特迈尔(Franz Westermaier),并且得到了他的地址,然后又找到1945年那个晚上与龚德芬格一起执行任务的空军中尉舒尔茨(Schultze)。可惜的是威斯特迈尔已于1980年4月24日因病去世,海德曼没能见到。据舒尔茨回忆,1945年4月20晚上,他和龚德芬格都在柏林西北郊舍瓦尔德机场,那是一个只有草坪跑道的野战机场。两人各驾驶一架三引擎Ju 352飞机,接连几天执行往艾林运送档案文件的任务,每次都在夜间飞行。21日凌晨2时,他们又一次接到去艾林的命令,但送东西的货车迟到了,大概是因为空袭和所经道路被破坏。舒尔茨的飞机搭载了30名乘客,运载货物较少。他在早上五点左右起飞,因为等候另一位乘客,龚德芬格大概比他晚起飞五分钟。

舒尔茨说龚德芬格是个经验丰富的前线飞行员,为了躲避敌人歼击机攻击,经常紧贴树梢作超低空飞行。舒尔茨自己则选择高空飞行,尽量利用云层作掩蔽。飞行途中他觉察后油箱漏油,于是在那时还控制在德军手里的布拉格机场紧急降落维修,35分钟以后(7点10分)才继续飞行,但却一直没有听见本应跟在后面的龚德芬格飞机的声音。他想龚德芬格大概已经飞到前面去了,但当他8点30分在艾林着陆的时候,却没有见到龚德芬格。后来海德曼找到一位当年飞机失事的目击者、波能斯多夫北边不远处村子戈沛多夫的农妇,她告诉记者,那架飞机燃烧着擦过树梢,消失在树林里,随即升起浓黑的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