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莫斯科战役:经受住了考验(第2/5页)
我们能够并且一定会战胜德国侵略者,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敌人并不像某些惊慌失措的知识分子所形容的那样厉害。魔鬼并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可怕。谁能否认,我们的红军曾经屡次把名噪一时的德军打得仓皇逃窜?如果不妄信德国宣传家的夸张声明,而按照真实状况来判断,那就不难了解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是处在大崩溃的前夜。
现在德国正为饥饿和贫困所笼罩,四个月战事德国损失了四百五十万士兵。德国流血殆尽,他的人员后备正在枯竭。愤恨的情绪不仅渗入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心中,也渗入到对战争结束感到无望的德国本囯人民心中。德国侵略者正在耗尽它最后的力量。亳无疑问,德国绝不可能长久支撑这样的局面。再过几个月,也许半年,也许一年,希特勒德国就一定会在其深重罪孽下破灭。
红军陆海军战士们、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们,游击队男女队员们!全世界都指望着你们,认定你们是有能力消灭德国侵略匪帮的力量。陷在德国侵略者枷锁下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指望着你们,认定你们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落到了你们肩上。要不愧为这个使命的承担者!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让我们伟大先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季米特里·波札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姿,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吧!让伟大列宁胜利的旗帜指引你们吧!
为完全粉碎德寇而战!
消灭德寇!
我们光荣的祖国万岁!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万岁!
在列宁旗帜下向胜利前进!
斯大林还在莫斯科!这不但让苏联军民大大增强了战胜德国侵略者的决心与信心,对抗战中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也是一个巨大鼓舞。莫斯科几十万市民(包括大量妇女和未成年人)参加构筑防御工事,用他们的双手挖出300多万方泥土。11月28日,德军进展到距莫斯科仅20公里的地方。12月2日,一个侦查营更进到离莫斯科仅8公里的小镇希姆基,还攻占了莫斯科-伏尔加运河上的大桥。但是,德军力量也已消耗殆尽,不少团打得只剩下150~200人,也就是正常情况下一个连的兵力。苏军损失虽然也很惨重,但从远东地区紧急抽调的大批生力军正好在这时赶到,12月5日发起反攻,1942年1月7日,德军被迫后撤100~250公里,历时三个月的莫斯科战役就此结束。斯大林能够从远东抽调兵力,是由于得到“红色间谍”理查·佐尔格(Richard Sorge,1895—1944)发回的情报,得知日本海军和陆军的争执有了结果,海军“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张被采纳,不会“北上”进攻苏联。
在波兰和法国,德军都是凯歌高奏、一路向前,入侵苏联以后虽然损失大增,但也还没有后撤的先例,莫斯科战役德军首次被迫后撤,对其损失情况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苏联军民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后来苏联许多城市都建有无名战士墓,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北角红墙外的一处最重要。那里所葬便是一名1941年冬保卫莫斯科牺牲的红军战士,墓上刻有铭文: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Имя твоёнеизвестно,подвиг твой бессмертен)
这位无名战士原来葬在莫斯科一列宁格勒公路40公里处的战士群墓(братская могила,字面意思“兄弟墓”),1966年为纪念莫斯科保卫战25周年迁葬到莫斯科。战士群墓所在地是当年鏖战最激烈的地方之一,1974年也建了莫斯科保卫者纪念碑,是一座由三柄“刺刀”(寓意保卫莫斯科的三大方面军)组成的方尖碑,俗称“刺刀碑”,建在高27米、安息着数百名莫斯科保卫者的“光荣冢”上,碑面也有铭文:
祖囯母亲绝不会忘记自己的儿子(Никогда Родина-матъ не забудет своих сыновей)
和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情况类似,1941年“老天爷”似乎也萌发了正义感,有意和侵略者过不去。“泥季”之后俄罗斯的冬天便正式来临,莫斯科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4摄氏度,创半个世纪最低纪录。发动对苏联入侵之前希特勒显然被他在波兰、法国的迅速获胜冲昏了头脑,对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认为可以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完全没有做冬季作战的准备。这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德军连最起码的冬装也极度匮乏,上报的冻伤人数超过13万,非战斗减员成为指挥官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还能作战的兵员战斗力也大打折扣。出现问题的还有武器装备,坦克等作战车辆都得预热很长时间才能发动起来。苏军还吸取此前与芬兰作战的教训,组建了滑雪部队,虽然只是骚扰性的小部队,一般仅为营级规模,但速度快、机动性强、目标小、隐蔽性强,很让德军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