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1940—1941年红军第二次“大清洗”(第3/3页)
彼得·克略诺夫中将(1894—1942),被捕时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
伊凡·谢里瓦诺夫中将(1886—1942)。
叶甫根尼·普图辛(1902-1942),空军中将,曾以“何塞将军”化名参加西班牙内战。
彼得·蓬普尔(1900—1942),空军中将,拉脱维亚人,原名“Рēteris Pumpurs”,曾以“胡里奧上校”化名参加西班牙内战。
巴维尔·阿列克谢也夫(1888—1942),空军中将。
康斯坦丁·古谢夫(1906—1942),空军中将,参加过西班牙内战,被捕时任远东方面军空军司令员。
尼古拉·特鲁别茨科伊(1890—1942),工程兵中将。
恩斯特·沙赫特(Ernst Schacht,1904—1942),空军少将,德裔瑞士人,1922年18岁时移民苏联,参加过西班牙内战,1936年11月7日率领轰炸机中队成功阻止佛朗哥军队攻占马德里,获授苏联英雄称号。
伊凡·谢尔盖耶夫(1897—1942),军事工业人民委员。
不难看出,与纳粹德国形成鲜明对比,1936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中取得实战经验的苏联空军骨干几乎全部在“大清洗”中罹难。另外,两次“大清洗”的殉难者中有很多拉脱维亚人,大多是红军、尤其是空军重要将领也值得注意。
第二次“大清洗”被捕的人只有极少数幸免于难,其中值得注意的有被捕时任副国防人民委员的梅列茨科夫和军工人民委员鲍里斯·瓦尼科夫(1897—1962)。梅列茨科夫9月被释放,后来晋升至苏联元帅。瓦尼科夫7月25日获释,后来仍然负责军需生产,“二战”结束以后负责过苏联核武器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