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西线无战事”:欧洲第二战场始末(第14/15页)
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结束不久就是十月革命26周年纪念日,苏联领导人照例要发表讲话。这一次,与24周年斯大林在红场阅兵式上的讲话及25周年的讲话都大不一样,他给苏联军民提出的任务是:
1. 从法西斯手中解放欧洲各国人民,协助他们恢复、重建自己的国家;
2. 给获得解放的欧洲各国人民完全的权利和自由,让他们能够自行解决国家的制度问题;
3. 严厉惩办战争罪犯;
4. 建立必要条件,防止德国重新发动侵略的可能性;
5. 确保欧洲各国人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长期合作。
这明确告诉世人,尽管战争仍在继续而且仍将十分艰苦,苏联战场仍然是最主要的战场(从10月1日到11月10日,希特勒又从法国调来5个师,从德国国内和意大利各调来2个师,从希腊和挪威各调来1个师,总共调了11个师到苏联战场),苏联对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已经充满信心,并且向世人表明了自己对战后欧洲重建问题的态度。就在十月革命纪念日前一天(11月6日),苏联红军收复了乌克兰首都基辅。
现在,战后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考虑到在苏联之外中国也是抗击法西斯的一个主要力量,罗斯福策划召开一次“四大国”(美、苏、英、中)首脑会议。但斯大林对蒋介石没有好感,只好分两步走,先举行没有斯大林参加的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再举行没有蒋介石参加的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这样就有了1943年11月22—26日代号“六分仪”的开罗会议和11月28日—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
这时罗斯福和美国三军参谋长都认为,不能再让英国人把自己拖在地中海了,那会让苏联解放整个欧洲。他们认为应该由美国攻占柏林,只让苏联占领柏林以东的部分。因此,“霸王行动”应该是英、美两军对德作战的最主要的任务,所有资源都应该为确保它的顺利实施使用和分配。进攻开始的日期,应该为原定的1944年5月1日。丘吉尔虽然也说“霸王行动”的准备工作应该加速进行,但仍坚持他一贯的主张,说那应该在“地中海政策的范围内进行”。就这样,开罗会议在其他大多数问题上都达成了重要共识,但在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上,英、美两国的分歧却更明显了。
由于与斯大林会晤的日期将临,英、美两国只好把分歧带到德黑兰。丘吉尔在开罗对罗斯福没能做到的事,在德黑兰对斯大林自然也难做到。在德黑兰第一次会议上,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分歧就明朗化了。而且谁都看得出来,那主要是英、美两国的分歧,因为还在开罗会议之前,美国派驻莫斯科的军事代表团便已发回报告说,苏联人对开辟第二战场的兴趣明显减少了,他们相信没有那个战场,红军也能攻占柏林,彻底打败纳粹德国。罗斯福说:
如果不进行地中海战役,盟国就能按期实施“霸王行动”。而如果进行地中海战役,将势必推迟“霸王行动”。
丘吉尔说:
我本人认为,我们的军队在地中海地区无所事事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因此,我们不能保证,5月1日这个日期能够准确地得到遵守。确定这个日期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不能仅仅为了确保5月1日这个日期而牺牲地中海战役。
第二天上午,三国军方领导人会谈,参加者苏联是伏罗希洛夫,美国是马歇尔,英国是布鲁克。和三国领导人会议的情况一样,仍然只有布鲁克坚持哪怕牺牲“霸王行动”也要进行地中海战役。
下午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议,三国军方领导人汇报了他们上午讨论的情况。斯大林突然提出任命谁来指挥“霸王行动”的问题,并且说:“苏联不想参与这件事,只想知道谁将负责准备、也负责实施这个行动。”丘吉尔当即回答说,过两个星期就将确定人选,并且会把结果通知苏联。
罗斯福再次提出行动日期问题:
如果同意实施“霸王行动”,那就需要商定这一行动的日期。它可以在5月第一周或者稍晚进行。
斯大林同意罗斯福的意见,说可以在5月10日、15日或者20日进行。还说,为了不让德国人把兵力从东线调往西线,苏联将在“霸王行动”开始前发动几次大规模进攻,以把德军牵制在东线。这是一大转折,以前苏联希望开辟第二战场是指望能从东线引走部分德军,减轻自己的压力,现在反过来了,愿意把德军牵制在东线以减轻英美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