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沿着密克罗尼西亚推进(第16/24页)
为此,他在伦农旅馆里不知抽了多少烟,熬了多少夜,同萨瑟兰将军商量了多少次,几乎用他的手指戳烂了军用地图。
科利特将军在阿留申群岛实行了第一次越岛作战,启发了尼米兹和哈尔西,也启发了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心中豁然一亮:绕过拉包尔?
整整一年半,他天天宣传要攻占拉包尔。他为此做了一切准备,哈尔西也为此已经沿中所罗门实施了一连串的跳跃。就在一切大功即将告成的当口,突然放过拉包尔?
必须绕过拉包尔!
拉包尔驻有今村均中将的十万官兵,已经构筑了两年的工事,没有尼米兹舰队的全力支援,他实在难以啃动。麦克阿瑟虽然善于夸张和吹牛,但还没到不顾事实的地步。
他突然悟出:拉包尔正是日本统帅部设下的一个陷阱!
日本军部利用了美军急于攻克拉包尔的心理,在中所罗门、格林群岛、埃米劳岛、阿德米勒尔提群岛和新几内亚北部设立了一些坚固的据点,等待美军去攻打。等美军拔除这些据点并最后在拉包尔登陆以后,大量美军的人员和物资已经消耗掉了。日本可以利用中国占领区的资源,利用满洲和日本本土的工厂继续扩大生产军火,并且把中国境内的驻军逐步撤到沿海,把大部分省下的兵力调到日本内岛防圈和本土岛屿上,用两千英里外的俾斯麦海周围的岛屿迷魂阵绊住美军,拖延战争的进程,使美军失血过多,不得不签订一个有条件的停战协定。
多么狡猾的东方人的机智!
只有对本国士兵生命视若草芥的独裁政府才能想出这种谋略,如果美国一旦上套,战争将变得遥遥无期,他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涯将完全葬送在俾斯麦海四周的岛屿迷津中。
他悟出隐秘,出了一身冷汗。他现在浑身轻松,终于找到了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要进行一次勇敢的跳跃,直取阿德米勒尔提群岛,封住拉包尔的后门。让那些狡猾顽固的日本人在拉包尔等待他去登陆吧!他将把瓜藤砍断,让瓜在蔓上枯死,让拉包尔这颗庞大的毒瘤失去血液和养料,最后干瘪。“饥饿、疟疾、痢疾、失望和痛苦,全都是我的盟友,它们会置拉包尔的日军于死地。”他得意地对他的私人医生埃凯尔伯格说。
如果把麦克阿瑟当成一个在后方指手划脚、狂妄自大而无勇无谋的将军,那可就错了。他经常亲临前线。一九四四年二月底,他离开布里斯班的司令部,飞赴米伦湾前线。在那里,他昂首踏上“芬尼克斯”号巡洋舰的舰桥。第六集团军司令瓦尔特·克鲁格将军专程登舰来会见道格,并告诉他:阿德米勒尔提群岛的格斯内格罗斯岛上,日本的守军已经大大加强了,估计那里有四千日军,原订在该岛登陆的计划是否还要继续进行?
麦克阿瑟翻了翻G-2送来的情报,平静地对焦急待命的军官们说:“先生们,我们原来打算怎么干还怎么干。”他不单说了,还要随舰队亲征洛斯内格罗斯岛。克鲁格替他捏一把汗,认为他实属多此一举,这种亲临前线鼓励士兵的做法是历史上那些将领习惯干的事,既无必要也不明智,果真出事,太划不来。他竭力劝阻,毫无作用,麦克阿瑟任性得象个孩子,他谢了克鲁格,还是叼着玉米芯烟斗站在舰桥上:“我非去不可。”
夜晚,船队行进在磷光闪闪的俾斯麦海上,麦克阿瑟一直扶栏沉思。
尼米兹这个默默无闻的得克萨斯佬,已经从珍珠港向西跃进了两千余海里。自从攻占马绍尔群岛以后。他已经成了美国的大明星。美国的报纸总跟着风云人物走。人们对新几内亚的进展已经厌倦了,麦克阿瑟只能用毫米来计算进展,而尼米兹却一跃千里,距离之大使人目眩。道格再次显得灰暗苍白,处于下风。人们更关心的是埃尼威托克、是塞班和关岛,是用长程B-29轰炸日本。他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的芬什哈芬某个土著村落攻陷一个日军的筑垒阵地,对日本帝国毫无影响。他在一个大陆上作战,而尼米兹在海洋上作战。他没有那支海军。他伤心透了,一切都是民主党人搞的阴谋,一切都是罗斯福和金捣的鬼。噢,还加上英国人。丘吉尔在魁北克会议上硬把罗斯福拉到欧洲去,去保住不列颠这个垂朽的帝国。太平洋嘛,交给尼米兹去,谁理他麦克阿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