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失意的恺撒(第4/9页)
“伪装的大炮,三英寸和八英寸的大炮。”水兵用手指敲敲那些空洞的胶合板。“夜间从远处看,日本人会以为我们是一艘轻巡洋舰。”
麦克阿瑟认为,它们除了给舵手挡挡海浪外,并没什么大用。但他不吭声,海军有海军的传统和规矩,他作为乘客,最好还是别过问。
日本人似乎没想到麦克阿瑟会只身出逃。他们比美国人还相信麦克阿瑟“誓与巴丹共存亡”的豪言壮语。美国报纸和广播,这些天连篇累牍地宣传“将军”的话:“我决心战至巴丹被毁灭为止,对科雷古多尔我亦持同样见解”。“妻子和我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撤退.我们喝同一杯水,同生死,共患难,”日本海军的防御稀松,一夜平安无事,巴丹已经落到相当远的地方了。然而,由于天黑很大,引擎故障,巴尔克利的小舰队比预定计划落后了两个小时。他们实际上无法在塔加岛过夜了。
突然, PT-32号鱼雷艇发出微弱的灯光信号:“发现敌人驱逐舰。”为了掩护麦克阿瑟逃出敌人封锁圈, PT-32号艇艇长舒马切尔中尉决定挺身迎敌。他下令把堆在鱼雷发射管前的汽油箱掀到海里。采取这个措施要冒很大的风险,没有这些汽油,PT-32号就开不到航程终点的棉兰老岛,最终会被日本人俘获。但舒马切尔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牺性。
舒马切尔的鱼雷艇直驱向前攻击敌舰,其他艇继续前进。结果,原来舒马切尔中尉看到的亮光是一群鱼的磷光,一场虚惊。
在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三日夜晚和十四日黎明之间,第三鱼雷艇中队的官兵,似乎人人都得了精神病。
天终于亮了,海雾被风吹散,露出了蓝天。这天是星期四。艇队在一个小岛岸边停下来,在一条小河叉里抛了锚。借助树荫实行隐蔽。 PT-34号艇在夜海上迷了路,落在艇队后面很远。但是当它赶到的时候,艇长肯利中尉非但没有受到指责,反而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原来,其他艇上的汽油消耗远远超出预计,只有肯利艇上的备用汽油一滴未用。
白天无法赶路,如果被日机发现,大家都在劫难逃。小岛的海岸上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开着美丽的野花,景色迷人。但巴尔克利上尉却不许任何人上岸,连又打又闹的小阿瑟也不例外。他对这孩子另有妙着。原来, PT-41号艇的厨师养了一只小猴子,他把它牵出来给小阿瑟玩。孩子立刻被迷住了。他问巴尔克利上尉猴子叫什么名字,得到的回答是:“东条大将。”
太阳在黄道上爬得很慢。军官们在狭窄闷热的船舱中烦躁不堪。麦克阿瑟无法在甲板上习惯地踱步,坐在信号兵的座椅上一言不发。巴尔克利告诉他,艇队的时间表已经拖后了两个小时,他们无法按时赶到塔加延岛了。乘在另一艘鱼雷艇上的海军上将罗克韦尔,专门告诫“将军”,由于没法指望美国潜艇接回他们,不能按时赶到塔加延岛,就会推迟一天到达棉兰老岛。战况瞬息万变,日本飞机随时可能炸毁棉兰老岛上卡加延市的德蒙特机场。等待他们的B-17轰炸机只好在星期五日出之前起飞,把“将军”他们丢下来,成为日本人的阶下囚。“东京玫瑰”,可恨的爱芭·户栗·拉基诺夫人一直在嚷嚷,“让我猜猜怎么处置麦克阿瑟将军,大概会把他关在铁笼子里,拉到王宫前广场上斩首示众吧。”
麦克阿瑟面临着抉择:是不是应该在白天赶路,抢点到达塔加延岛。然后在夜间准时赶到棉兰老。本来,这是海军的事情,然而全艇队所有的人,都为了他能逃出菲律宾而不惜牺牲一切,所以决定要他来做。对于一个职业军人,冒险本为寻常之事。关键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值不值?
如果他们大白天在民都洛海峡航行三小时,无论敌机敌舰,一旦发现这支艇队,就意味着全军覆没。“将军”显得很犹豫,倒不是他怕死。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马尔奴突出地带战役中,就领教过死亡的滋味了。他获得了成堆的银星奖章、特殊十字章、法国武勋十字章,都是从枪林弹雨的恶战、甚至短兵相接的肉搏中挣来的。问题在于,他对海上的战斗,像对空战一样,一窍不通。他冷静地想了想,想找出帮他渡过千难万险的直觉来。他也有点儿怀疑自己引以为荣的军人的直觉了。吕宋战败,巴丹战败,直觉似乎也靠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