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贝德福德公爵兼法国摄政约翰 14221429(第3/10页)
英国强盗和“剥皮人”(écorcheurs )使农民的生活几乎过不下去了。在英国强盗中,最臭名昭著的要数理查·维纳博。他在1428年来到诺曼底,起初仅带着3个重装骑士和十几个弓箭手,随后不断收留逃兵,迅速建立起一支大军,攻占了萨维尼的西多会修道院,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劫掠。他最残忍的一次暴行是在法莱兹附近的维克村杀害了整个村子的居民。维纳博的队伍不过是众多此类团体中的一个罢了。“剥皮人”是一伙拦路抢劫的强盗,继承了“匪兵”的行事风格。之所以得名“剥皮人”,是因为他们常常将受害者的皮剥下来,甚至在受害者活着的时候就动手。贝德福德公爵竭尽全力保护这些不幸的村民。在诺曼底,他为村民提供武器,尝试让他们在星期日举行箭术训练。在曼恩,他亲自(为一家人或整个教区)颁发保护状,还有旅行证和安全通行证,当然办理这些证明都得缴纳一笔现金。
尽管贝德福德公爵付出了许多努力,兰开斯特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最终还是变成了一片荒凉的废墟,受尽守备军、逃兵、“剥皮人”和王太子奇袭军的蹂躏。到15世纪20年代末,英国从诺曼底获得的收入开始大幅下降。很显然,这片新占领土不能再为战争买单了。
从一开始,勃艮第人的支持就是英法二元君主国得以运行的唯一条件。这里的“勃艮第人”不是指那些来自勃艮第的人,而是政治上的派系分野——那些更愿意在勃艮第公爵及其盟友的统治下生活,而非效忠于王太子的法国人。很多人真诚地相信,一个强有力的英国政府将终结10多年来的血腥内战,为法国带来和平。此外,他们还认为——或者说“曾”认为——英国人注定会打赢同法国王太子的战争(就像1940年贝当派也以为德国人会赢)。回忆起阿马尼亚克派的恐怖统治,所有巴黎人都害怕王太子回归后会血洗巴黎,这种恐惧也飘荡在盎格鲁-勃艮第统治区的每一个城镇。甚至在兰开斯特王朝统治之前,“巴黎市民”就认为,做英国人的阶下囚总要好过做法国王太子“和那些自称阿马尼亚克派的人”的俘虏。后来在描写阿马尼亚克派的征伐时,“巴黎市民”说,这些人所犯下的罪行“超出了任何人或魔鬼的界限”。这位“巴黎市民”很有可能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名神甫,他的视角向来既理性又正派,却也使用了诸如“比萨拉森人更坏”和“未受束缚的魔鬼”等字眼来形容他们。可惜的是,仅凭法国人对阿马尼亚克派的恐惧,英国人还不足以稳定地统治法国。
英国统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勃艮第公爵腓力阴晴不定的性情。腓力外表英俊伟岸,却十分傲慢,脾气很坏——在暴怒中他的脸会变成青紫色——还极其易怒。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位“骑士精神的支柱”是个臭名昭著的骗子。他的话一点儿也不可靠,因为他总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尽管腓力决心巩固自己在领地内的统治,试图在低地国家获取更多土地,对法国政治也十分厌烦,但他对自己的瓦卢瓦血统感到十分骄傲,绝不会真正同意让法国被兰开斯特王朝统治。当他逐渐淡忘父亲被杀的血海深仇之后,腓力开始同法国王太子一派勾勾搭搭。他拒绝接受嘉德骑士勋章,继而拒绝向英国人宣示效忠,以此向王太子派表明意图。贝德福德公爵想尽一切办法同他保持联盟关系。
1423年4月,贝德福德公爵、勃艮第公爵和布列塔尼公爵在亚眠会面,签署了一份协议,宣示“在有生之年保持兄弟般的联盟”,每个人都心照不宣地保证致力于铲除王太子势力,但没有做出任何军事上的承诺。勃艮第公爵和布列塔尼公爵都有所保留,随后二人又签了一份秘密协定,保证若其中任何一人与王太子结盟,两人的友好关系不受影响。5月,贝德福德同腓力公爵的妹妹勃艮第的安妮结婚,这起初是一桩纯粹的政治联姻,后来却变得非常幸福美满——虽然安妮“像猫头鹰一样平庸”。时人评论道:“摄政王殿下非常爱他的妻子,总是把她带在身边,随他去巴黎和其他任何地方。”安妮是一个聪明、开朗又虔诚的人,她一直努力维持丈夫和哥哥之间的联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