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理查二世:失落的和平 13801399(第5/6页)
但理查二世的意志十分坚定,他认为吉耶纳是解开一切的钥匙。冈特的约翰已经放弃了卡斯蒂利亚王位,但他还是想做国王。有一种方法能在英法之间建立和平:把吉耶纳从英王国中分离出去,由冈特的约翰及其继承人世代领有。就连格洛斯特公爵也同意这个办法,他仅仅是为了让冈特的约翰待在国外,好让自己“在英格兰为所欲为”——至少弗鲁瓦萨尔是这样认为的。1390年,理查二世封冈特的约翰为吉耶纳公爵,1394年又把这一爵位由终身改为世袭。但吉耶纳人对黑太子时期那段不愉快的历史仍记忆犹新,他们还担心冈特的后代会与瓦卢瓦家族联姻,法国会借此吞并吉耶纳。吉耶纳人起兵反抗冈特的约翰,而后者无法平息叛乱。到了1393年,英法两国都不太情愿地签署了一项为期28年的停战协定。
1396年,理查二世娶了查理六世9岁的女儿伊莎贝尔为妻,获得近17万英镑的嫁妆。他的婚礼在加莱附近举行,这块土地后来成了有名的“金缕地”⑥ 。理查与查理会面后,显然深受触动,他甚至做出了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决定,许诺将劝说英国教会倒向阿维农教宗,迫使罗马教宗乌尔班退位。历史学家们很可能低估了理查的臣民得知这一消息后的震惊与恐惧。一些英国教士埋怨道:“我们的国王已经变成法国人了,他一心想要羞辱和摧毁我们,但他绝不可能做到!”普通伦敦市民也认为理查“有一颗法国心”,对他非常不满。
弗鲁瓦萨尔尽管很不喜欢格洛斯特公爵,也不得不承认他很受欢迎。这位公爵劲头十足,“内心对法国人十分抗拒”,继续进行着与法国人的战争。1396年土耳其人在尼科堡屠杀了大批法国十字军,当这一消息传到英国时,格洛斯特公爵非常高兴,他认为“那些自诩高贵稀有的法国人”活该受此灾难,他还表示,如果自己是国王,一定会趁法国失去大量精锐部队的当口大举进攻。许多英国人都同意公爵的看法。英国已经同法国争战了半个多世纪,几乎每个夏天都有满载着年轻士兵的船只从桑威奇驶往加莱,或从南安普敦驶往波尔多。战斗仍然是贵族的理想职业;对英国贵族来说,成为法国战场上一名指挥官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亚于成为一名大使或内阁阁员对现代英国人的意义。除此之外,从格洛斯特公爵到最卑微的农奴,所有等级的英国人都认为在法国服兵役有机会发财。战争花掉了英国王室一大笔钱,却为英国人民创造了一大笔财富;对许多人来说,和平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失业。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拒绝继续打仗就像政府突然宣布取缔足球彩票和赌马。
1397年,理查二世终于摧毁了主战派的领袖人物。在6月威斯敏斯特的一次宴会上,格洛斯特公爵给了国王一个除掉自己的机会。当时布雷斯特刚刚被卖给布列塔尼,一些曾在布雷斯特的英国驻军也在宴席上就座。觥筹交错之间,公爵问自己的侄子理查二世,这些人从没按时足量领到军饷,以后要依靠什么生活下去?国王回答说,自己会出钱让他们在伦敦附近4个美丽的村庄定居,也一定会把拖欠的款项付清。格洛斯特勃然大怒:“陛下,您在考虑放弃祖先占领的地盘前,至少应该先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手里夺取一座城池吧!”理查非常生气,格洛斯特公爵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8月,格洛斯特公爵、阿伦德尔伯爵和他们的朋友在苏塞克斯的阿伦德尔城堡秘密聚会,讨论如何夺取权力、把国王投入监牢。不久之后,他们就遭内奸出卖被捕。阿伦德尔伯爵被砍了脑袋,格洛斯特公爵尽管“极尽谦卑地”恳求国王慈悲,也被闷死在加莱监狱的羽毛床上。(但根据弗鲁瓦萨尔的记录,他是被一条毛巾勒死的。)
这时,理查的暴政几乎达到了极点,全然不顾英格兰的成文法和惯例。“国王在英格兰为所欲为,而没有一个人敢说一个不字。”真实的理查比莎士比亚所描写的更具悲剧性,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王国,而且,正是由于他如此迫切地想要全面掌控自己的王国,他才失去了它。最终,他把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冈特的约翰的儿子和继承人)驱逐出境,在1398年其父死后又下令将其终身流放、没收所有封地。这一次理查做得太过火了。英国的大贵族早就看不惯他的种种暴行,例如命令自己不喜欢的人缴纳一大笔钱求取宽恕。这次事件最终使他们忍无可忍。1399年,当理查前往爱尔兰时,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回到英格兰,很快就纠集了一大批支持者,甚至足以迫使国王退位。这时的国王——用一位现代传记作者的话来说——总是“神经质地喃喃自语,即将滑向抑郁症的深渊”。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即位为亨利四世,也就是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君主。几个月后理查就死了,很有可能是绝食而死——“有的人可怜他,有的人则认为他早就该死了。”弗鲁瓦萨尔如是说。抛开其过错不论,理查二世是真心想同法国讲和的,他的失败意味着战争又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