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3/8页)
雅典重建海军
科农派去求援的船只于前406年6月中旬抵达雅典。雅典人此时可动用的船只有约40艘,但经过努力,在一个月内就将他们的舰队实力恢复到110艘三列桨座战船。缺少船只还不是全部问题,因为此时国库已经空空如也。为了支付造船费用和水手的薪金,雅典人不得不熔化卫城的胜利女神尼刻的金像,用这些黄金铸币。他们用这些钱币和储藏在圣山上的金银,筹集了2000多塔兰同,解决了军事开支问题。人力是另外一个问题。最好的水手已经驻扎在米蒂利尼,因为科农之前为自己的任务精心挑选了水手。即便征召那些素质略逊一筹但还算有经验的桨手,也只能为一小部分船只配齐人员。因此,雅典人不得不让缺乏经验的人担当桨手,包括农民、可以在骑兵部队服役的有产者,甚至奴隶(他们将得到自由和雅典公民权)。“他们让所有达到服兵役年龄的人上了船,既有自由人也有奴隶。”(Xenophon,Hellenica 1.6.24)这是整个战争中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在海战中,雅典人的战术素质逊于敌人;雅典军中倒戈的技艺娴熟、经验丰富的水手增强了敌人的实力。
与战争中其他任何一支雅典舰队都不同的是,这支舰队有八位将军。但据我们所知,八位将军中没有一位是凌驾于其他人的最高指挥官。这样的安排应当不算理想,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位年轻勇敢的斯巴达指挥官,并且他已经击败了雅典最好的海军将领科农。这支雅典舰队于7月驶往萨摩斯岛,从盟军获取了另外45艘战船,因此一共拥有155艘三列桨座战船。卡利克拉提达斯担心被夹在科农舰队(在米蒂利尼港口)和逼近的雅典增援舰队之间,于是留下50艘战船监视科农,自己则率领余下的120艘战船前往莱斯博斯岛东南端的马里阿角,准备切断敌人。在那里,他可以看到雅典增援舰队抵达了阿吉纽西群岛,距离大陆不远,在自己位置以东约2英里处(见地图27)。不管他是否知道自己的兵力少于对方,他都坚信己方水手的战术素质更高,因此必胜无疑。
阿吉纽西战役
卡利克拉提达斯打算再一次运用帮助他打败了科农的奇袭战术,即在夜间进攻,但遇到了风暴,因此未果。拂晓时分,他迎着旭日,奔向阿吉纽西群岛。斯巴达舰队齐头并进地攻击雅典战线。斯巴达人的120艘战船排成一线,战线长度约2400码(见地图28)。每两艘相邻的三列桨座战船之间间隔约20码。他们摆好了阵型,准备运用包抄战术(雅典人使这种战术日臻完美,并因此占据海上优势),即己方航速更快,因此可以绕过敌军战线的一端,从侧翼或后方攻击敌人;或者突破战术,即一艘战船迅速行驶到两艘敌船之间,然后迅速转头去攻击其中一艘的侧翼。
雅典人也知道自己在战术素质上处于劣势,于是相应地调整了阵型,并且是以希腊海战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方式。他们将己方战船分为三队,即两翼和中路。两翼各有60艘战船,分成前后两排,后一排的每艘船对应前一排两艘船之前的缺口。中路有35艘战船,仅排成一排,但中路的位置在加里普岛(阿吉纽西群岛两个主岛中偏西的那个)前方不远处。加里普岛的地理位置使斯巴达舰队无法对雅典中路实施突破战术,而雅典两翼犬牙交错的双排阵型也使斯巴达人无法对其实施突破战术。雅典两翼相邻两艘战船的间距是常规的两倍,因此,如果前排较大的缺口诱使一艘斯巴达战船尝试突破战术,后排的战船就可以上前阻止敌船,并允许敌船两侧的己方战船冲撞它。两倍的间距使雅典人的战线更长,既能帮助他们对付敌人的包抄战术,也能让他们包抄敌人的侧翼。雅典人对阵型还做了一个改进,即将两翼分为八个独立单位,每个单位由一名将军指挥。这种安排在进攻时特别有利;进攻将在更开阔的海域进行,每个单位的独立行动能力会带来益处。
卡利克拉提达斯开始前进的时候,“雅典人出来迎战,将左翼向开阔海域的方向展开”(Xenophon,Hellenica 1.6.29)。雅典左翼已经包抄了斯巴达右翼,并继续向南(对雅典人来说是向左)运动,威胁要包围斯巴达右翼。这样的策略会将一支分队从己方战线分离出去,进而在战线上制造一个缺口,容易被敌人利用。但雅典人在阿吉纽西群岛运用的双排战线使最左端前排分队的将军伯里克利(伟大政治家伯里克利和情妇阿斯帕齐娅的儿子)转了一个大弧线,让左翼后排的指挥官阿里斯托克拉特斯能够封闭缺口。不管卡利克拉提达斯在这个海域打算运用何种进攻动作,都会面临被包围的危险(这是个非常严重且显而易见的危险),斯巴达人将被迫转入守势。雅典右翼可能采取了同样的动作,但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怎样的动作。但即便雅典右翼只是径直前进,也已经处于可以包抄敌人侧翼的位置。雅典中路似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停留在原地,即加里普岛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