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3/8页)

这些要求使和解的希望破灭了,因为斯巴达人拒绝了这些要求。尼基阿斯要求斯巴达再次宣誓遵守《尼基阿斯和约》,“因为他担心两手空空地返回雅典,可能会遭到攻击。后来果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因为他被看作雅典与斯巴达和约的责任人”(5.47.4)。斯巴达人不愿意重开战端,于是同意再次宣誓,但保留了与玻俄提亚的联盟。正如尼基阿斯所预料的,雅典公民大会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立即与阿尔戈斯、厄利斯和曼丁尼亚缔结了盟约。这是互不侵犯条约和防御性盟约,一方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三个民主制国家及其附庸国,另一方是雅典及其附庸国,为期一百年。这份条约是亚西比德的一大胜利,它使雅典走上了不同于《尼基阿斯和约》的道路。

尽管矛盾重重,雅典和斯巴达都至少在表面上遵守和约,因为双方都不想承担破坏和约的责任。与此同时,科林斯人可以不必隐瞒意图地行动了。他们“脱离了自己的盟友,又一次倒向斯巴达人那边”(5.48.3)。他们的诡计消解了阿尔戈斯联盟的力量,使它当中没有任何寡头制国家,因此成为一个与雅典结盟的民主制国家联盟。科林斯人希望这样的威胁能促使斯巴达再次投入战争。科林斯人还小心保留了他们与阿尔戈斯、厄利斯和曼丁尼亚签订的防御同盟,因为斯巴达政治的不稳定性可能需要他们在将来制定新的战略对策。此外,与伯罗奔尼撒半岛民主制国家的暧昧关系也使他们在将来的关键时刻能够施加干预。

斯巴达受辱

雅典与伯罗奔尼撒半岛民主制国家的结盟不仅改变了雅典政治的方向,还鼓励斯巴达的敌人做出新的大胆举动。在前420年夏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斯巴达人遭受了一次严重的公开侮辱。厄利斯人对斯巴达人做出了可疑的指控,控诉他们违反了举行运动会时的神圣休战规定,于是不准斯巴达人参加竞技,也不允许他们进行惯常的献祭。斯巴达人要求法庭裁决,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法庭由厄利斯人组成,裁决结果为斯巴达人有罪,并对其处以罚款。厄利斯人提议,他们可以免除一半罚金;如果斯巴达人将列普里昂归还厄利斯,他们还可以替斯巴达人支付另一半罚金。斯巴达人拒绝了,于是厄利斯人提出了羞辱性的要求:斯巴达人需要在奥林匹亚大神宙斯的祭坛前宣誓,将来如数缴纳罚金。斯巴达人又一次拒绝了,因此被禁止进入神庙、举行献祭和参加竞技。厄利斯人竟敢做出如此挑衅的行为,就是因为他们与雅典和其他的伯罗奔尼撒民主制国家是同盟关系。为了防备斯巴达人攻击圣所,厄利斯人部署了自己的军队,另外阿尔戈斯和曼丁尼亚各出兵1000人相助,雅典也派出了一支骑兵。

但是,有一位斯巴达人拒绝忍气吞声地接受这些侮辱。在斯巴达人当中,阿开西劳斯之子利卡斯凭借其家族的财富和名望而享有突出地位。他的父亲曾两次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冠军,他本人曾参加赛车竞技,还作为东道主款待一群到斯巴达观摩吉姆诺排狄埃节庆的外邦人。他是阿尔戈斯人在斯巴达的荣誉领事,与玻俄提亚人也有着亲密关系。他可能支持森纳里斯和克里奥布鲁斯的政策,而且再也没有比他更适合在斯巴达人、阿尔戈斯人和玻俄提亚人之间搞秘密谈判的人了。不管怎样,他在前42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举动表现出了极大勇气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他是斯巴达人,因为被禁止参加竞技,所以他正式将自己的战车送给底比斯人,然后代表底比斯人参加了比赛。利卡斯的战车获得了第一名,他大踏步走进赛场,为得胜的驾车手佩戴冠冕,以明确表示这是他的战车。厄利斯人大发雷霆,让参赛者用鞭子抽打他,将他逐出赛场。尽管人们担心斯巴达军队可能会赶到现场,但斯巴达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给人的印象是,他们被雅典及其伯罗奔尼撒盟友吓倒了。运动会结束不久之后,或许是因为看到斯巴达受辱而感到振奋,阿尔戈斯人又一次邀请科林斯人加入新联盟,这个联盟如今已经包括了雅典人。斯巴达代表来到科林斯,可能想劝阻科林斯加入阿尔戈斯联盟,但由于地震,会议被迫终止,没有任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