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8/9页)
作战季节行将结束,雅典的盟邦在希腊西北部赢得了又一场胜利。纳夫帕克托斯的驻军和阿卡纳尼亚人以欺骗手段占领了阿纳克托里翁(希腊的围城战往往以欺骗手段取胜),随后阿卡纳尼亚人将科林斯人逐出阿纳克托里翁,将这座城市转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对科林斯人来说,失去阿纳克托里翁是一个沉重打击,因为它让他们原本就逐渐暗淡的威望在这样一个重要地区愈加受损。
在整个战争期间,双方都在努力获取“蛮族”国家的帮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波斯。阿里斯托芬于前425年创作的《阿卡奈人》中提到一个令人捧腹的场景:波斯国王派来的一名使臣——“国王之眼”——出现在雅典的舞台上,这表明雅典人在与波斯联系,或许早在战争初期就已经相互联络了。斯巴达人也在拉拢波斯人。前430年,斯巴达派往波斯宫廷的一个使团被雅典人截获。前425/前424年冬季,雅典人抓获了另一名使者,此人携带着波斯国王给斯巴达的回信。“国王陛下不清楚斯巴达人的诉求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使者抵达,他们传达的信息却不尽相同。如果他们想明确表达意见,应当派人与波斯信使一同觐见国王。”(4.50.2)斯巴达人的含糊不清或许是由于波斯要支持斯巴达的话,提出的价码至少是吞并亚洲的希腊城邦,而斯巴达人打着“为希腊人自由而战”的旗号,因此在道义上不能将亚洲的希腊人拱手交给波斯。雅典人将抓获的信使连同自己的使者一起送到波斯国王那里,希望从这局势中获利。但当他们抵达以弗所时却得知,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国王已经驾崩。他们判断此时与波斯谈判不是个很好的时机。雅典和斯巴达双方都没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波斯的帮助。
前425年的事件彻底改变了战争进程。僵局被打破了,雅典人在各地都占了上风。对各臣属城邦征收的新一笔贡金缓解了他们的财政困难。在缴获敌人舰队之后,他们解除了敌人在海上的威胁,消除了雅典帝国海洋部分发生叛乱的可能性。西北部的敌人几乎已经完全肃清。近期没有波斯干预战争的直接危险,而雅典在西西里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西方的希腊人没有办法去援助他们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多利亚亲戚。最后,在斯法克特里亚岛抓获的俘虏被安全地关押在雅典,作为人质,保证斯巴达人不敢入侵阿提卡。雅典人有理由感到满意,他们也急于扩大战果以获得全面胜利。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而答案取决于他们希冀的究竟是怎样的胜利。
有些人希望与斯巴达议和,让斯巴达承认雅典帝国的完整性,并与雅典结盟。这些人主张有限的战略。他们希望避免大规模陆战;牢牢控制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要塞,若有可能,占领更多据点;以这些要塞为基地去骚扰、挫败和拖垮敌人。换句话说,就是将伯里克利的政策继续下去或做适度的扩展。
克里昂和与他持相同政见的人提出,这样的和平并不安全,因为说到底它取决于斯巴达的承诺和善意。因此,他们坚持要求必须要有切实可见的安全保障,以确保战火不会再次燃起。他们的目标是控制墨伽拉和实现玻俄提亚的中立化,斯巴达人在谈判中也许会向雅典承诺这两点,但他们不可能真正兑现诺言。此时敌人虚弱且斗志低迷,雅典力量处于巅峰,因此在此时与敌人议和是愚蠢的。正确的战略是进攻墨伽拉、玻俄提亚以及其他合适的地点。在征服了这些地方之后,和谈的时机才可能真正成熟,才可能真正获得持久的和平。克里昂及其朋友的想法一定是这样的。不足为奇的是,雅典人果然选择遵照他们的建议。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
关于皮洛斯和斯法克特里亚岛的地理状况,存在很大争议。有些学者为了解释这些困难,提出此次战役涉及的海湾不是整个纳瓦里诺湾,而是皮洛斯南端的一个较小的海湾,或者附近的另一个小海湾。但其中一位学者承认:“尽管这个小海湾符合修昔底德对战场的部分描述,并且能够解释他的故事的一部分,却与另一部分描述相矛盾。并且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小海湾也太小了,修昔底德描述的战役不可能在那里发生。”Robert B.Strassler,ed.,The Landmark Thucydides(New York:Simon and Schusler,1996),p.228 note.(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