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5/9页)
克里昂反对尼基阿斯
斯巴达使者返回了皮洛斯,于是休战结束了。雅典人声称斯巴达破坏了休战协定,拒绝返还扣押的船只。从此以后,斯巴达人不得不只在陆地上作战,不过因为他们的海军之前表现很差,所以没了海军也不算特别大的损失。雅典人现在致力于俘虏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斯巴达人,于是派遣了新一批20艘战船去封锁斯法克特里亚岛。他们估计很快就能成功,因为这是个荒岛,没有粮食,只有带咸味的水,而且雅典舰队完全掌控着通往该岛的所有通道。但斯巴达人面对这些挑战,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聪明才智。他们悬赏鼓励人们突破雅典封锁线,为被困人员输送粮食和饮用水,有功的自由人将得到赏赐,黑劳士将得到自由。许多人冒着风险,利用风力和夜色,来到斯法克特里亚岛。在没有港口的朝向大海的海滩上,有一些小船因此失事,还有人潜水游过海湾为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人提供粮食。所以,岛上的人在雅典人估计他们应当投降的时间之后很久还在坚持着。
最终,雅典人自己也受到缺粮缺水的折磨。他们有1.4万人以上,却只能依赖皮洛斯卫城上一个小小泉眼的水,以及他们在海滩上能找得到的少量适于饮用的水。他们挤在很小空间内,由于这场围困的时间太久,他们的士气也遭到了消磨。他们开始担心,冬天到来之后,补给船无法定期抵达,他们就不得不放弃围困。随着时间流逝,斯巴达人没有派来新的使团,雅典人越来越担心斯巴达人自信一定能救回他们的人,而雅典可能在这个僵局中白忙一场,既没有得到重大的战略优势,也无法议和。很多雅典人开始感到他们犯了一个错误,而促使他们拒绝斯巴达和平建议的克里昂应当受到责怪。
雅典公民大会得知皮洛斯的严峻形势后,克里昂和他的政策才终于遭到了公开攻击。此次会议的目的可能是讨论德摩斯梯尼的请求,即派遣援兵进攻斯法克特里亚岛。克里昂肯定与德摩斯梯尼保持着紧密联系,也知道他攻击斯法克特里亚岛的计划。辩论发生的时候,雅典城已经在集结攻击斯法克特里亚岛所需的轻装部队,而德摩斯梯尼也已经开始做进攻准备,向附近的盟邦索要更多部队。德摩斯梯尼索要的一定是能够俘获斯法克特里亚岛上守军的那种受过特殊训练的部队。
克里昂是支持德摩斯梯尼的天然人选。他是最大张旗鼓、直言不讳地主张拒绝斯巴达和平提议的人,如果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人逃跑了,克里昂很可能会被要求对此负责。他也是一位本领高强的政客,特别能捕捉到德摩斯梯尼大胆计划中的成功前景。尼基阿斯此时已经主张与斯巴达议和,并担心俘获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斯巴达人会使雅典人燃起咄咄逼人的攻击性精神,那样的话就没办法议和了。因此他急切地希望尽可能久地拖延攻势,以便在一切都太晚之前与斯巴达达成协议。由于他没有德摩斯梯尼那样的经验(用轻装部队在崎岖地形作战),也没有直接的情报可以帮助他判断成功概率,他本性的谨慎可能使他高估了在一个重步兵把守的岛上强行登陆的危险性。无论如何,他肯定反对派遣增援部队去攻打那个岛屿。
克里昂指责从皮洛斯带来坏消息的信使没有说明真相,于是信使们请雅典人指定一个委员会去核查他们报告的准确性。雅典人同意了,并选举克里昂为这个委员会的代表之一,但他说此时去岛上调查只是浪费时间,会让雅典丧失一个良机。他认为假如公民大会相信这些坏消息,就应当立刻派遣增援部队去攻打岛屿,并俘获岛上守军,因为“克里昂看到,现在雅典人比较希望发动一次远征”(4.27.4)。
公民大会一定是投票决定派遣增援部队并指定尼基阿斯为指挥官,因为克里昂用一根手指指着尼基阿斯,坚持说假如将军们果真勇敢的话,率领足够的部队去皮洛斯并俘获斯法克特里亚岛上的斯巴达人,应当是易如反掌之事。“如果他(克里昂)自己是将军的话,他就自己去了。”(4.27.5)
现在雅典人被克里昂的招数吸引住了,问他假如他相信此次行动很容易,他自己为什么不去。尼基阿斯看到了群众的情绪并“注意到克里昂的嘲讽”,回答说将军们会很乐意让克里昂率领任何部队去尝试此次行动。起初克里昂打算接受这个建议,“因为他觉得这项提议只是个把戏”;后来“他认识到尼基阿斯当真要将指挥权让出来”,于是又拒绝了,声称毕竟担任将军的是尼基阿斯,而不是他。尼基阿斯看到对手的窘迫,再一次表示愿意将指挥权让给他,希望借此让克里昂在公众面前出丑。群众开始起哄,有的是认真的,有的则是出于对克里昂的敌意,还有人只是为了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