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3/6页)
当敌军舰队沿着伯罗奔尼撒半岛北岸向西航行的时候,弗尔米奥没有骚扰他们,而是耐心等待敌人通过瑞昂角和安提赖昂姆角之间的狭窄海峡,抵达更为开阔的海域(见地图12);他的战术在那里会更有效。最后,在伯罗奔尼撒舰队企图从帕特雷穿越开阔水域前往大陆时,雅典人发动了进攻。敌军打算在夜色掩护下溜走,但被弗尔米奥拦在海峡中间,于是不得不与雅典人交战。
伯罗奔尼撒舰队虽然占据数量优势,却摆开了防御阵型:一个大圆圈,船首向外,队形紧密,足以防止雅典人突入防御圈。防御圈的中间是5艘最快速的战船,随时准备援救防御圈可能出现的缺口。弗尔米奥将自己的战船一字排开,绕过敌军的防御圈。于是雅典战船脆弱的侧面暴露了出来,伯罗奔尼撒人若是迅速发起攻击,或许能够撞击雅典战船,将其撞沉或重创。
弗尔米奥指挥他的战船以越来越小的圆圈绕着敌人航行,迫使伯罗奔尼撒人挤进越来越小的空间,“雅典人总是从敌船近处掠过,就好像他们随时要发起冲锋一样”(2.84.1)。他判断,在拥挤的情况下,伯罗奔尼撒人没有办法保持阵型,会互相碰撞、撞断船桨。他还知道,在将近黎明的时候,通常会有风从海湾吹来,在它制造的风浪中,伯罗奔尼撒人会很难操控船只,因为他们的船上载了很多士兵、负担很重。修昔底德对随后发生的海战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
风吹起来的时候,原先已经非常拥挤的伯罗奔尼撒船只愈发乱作一团,这既是由于风力的作用,也是由于小船(这些轻型船只不是战船,被安排在防御圈当中,以便对其加以保护)制造的混乱。一艘船与另一艘相撞,人们努力用木杆将它们分开,互相呼喊和提醒,大声咒骂。所以,他们既听不见指挥官的命令,也听不见船长的叫嚷。最后,缺乏经验的桨手无法在很高的波涛中控制自己的船桨。就在这时,弗尔米奥发出讯号,雅典人发动了攻击。首先他们击沉了一名将军的船,然后消灭了所有与他们交战的敌船,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没有一艘船能够自卫,全都狼狈地逃往阿开亚的帕特雷和代米。(2.84.3)
雅典人俘虏了12艘战船及其大部分船员,建立了胜利纪念碑,然后返回纳夫帕克托斯。在基伦尼,幸存的伯罗奔尼撒人遇到了从斯特拉图斯败退的克涅姆斯。伯罗奔尼撒人第一次两柄登陆攻势以耻辱的失败告终了。
伯罗奔尼撒舰队被兵力不如自己的雅典人击溃的消息让斯巴达人目瞪口呆。他们责怪指挥官们,尤其是克涅姆斯,酿成了大祸。作为海军司令,克涅姆斯必须为整个战役负责。为了处理问题,他们给他派去了三位“顾问”,其中包括闯劲十足的伯拉西达,并命令克涅姆斯努力作战,“不要被几艘船从海上赶走”(2.85.3)。
与此同时,弗尔米奥派遣了一名信使前往雅典,宣布自己的胜利,并请求增援。公民大会却给出了一个奇怪的回答:他们派出了20艘战船的增援部队,却命令它先去占领克里特岛上的基多尼亚,这与去往弗尔米奥驻地的最快捷路线相比,向南偏离太远。在这个时间开辟一个新战场似乎很奇怪,但雅典人一定是希望斯巴达的克里特岛盟友制造麻烦,以便分散斯巴达人的兵力。雅典的这个时机选择也不是随便做出的,因为克里特岛有人邀请他们去攻打基多尼亚,对这个邀请必须立刻接受或拒绝。尽管雅典人在克里特岛的努力失败了,并且此次行动说到底也许是个错误,但我们不能说这个决定是荒唐的,况且其代价也不大。即便如此,雅典人为什么仅仅给弗尔米奥送去了20艘战船?即便加上了这20艘船,弗尔米奥的兵力仍然远逊于敌人,何况雅典此时拥有很多战船,完全可以向纳夫帕克托斯派去一支更大的舰队,并同时向克里特岛派去另一支舰队。最合理的解释是雅典仍然受到人员和资金匮乏的限制。
在纳夫帕克托斯,弗尔米奥仍然只有20艘船,却要面对斯巴达人的77艘船。这一次,伯罗奔尼撒舰队没有重步兵的负担,急于求战,而且指挥官也比前一次战役更娴熟有力、更足智多谋。他们从厄利斯的基伦尼出发,沿着伯罗奔尼撒半岛北岸向东航行,直到在潘诺姆斯(科林斯湾最狭窄的地段)与步兵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