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918(第6/8页)
8月17日在阿拉斯、21日在索姆河区域的巴波姆、26日在庞大的齐格弗里德防线突出部——被称作德罗库尔–凯昂隘口、28日在圣康坦、9月4日在凯默尔山地等战斗中,英军都冲锋在前,发挥了领导作用。与此同时,法军重新占领了德军在5月27日获胜后建起的整个突出部。9月12日,美军开始参加战斗,50万士兵、1 500架飞机和轻型坦克在付出巨大努力后,肃清了凡尔登东南方向圣米耶勒突出部上的德军(尽管德军及时设法撤出了它的大部分兵力)。随后美军还坚守过伊普尔突出部,但历时不长。快到9月末的时候,美军的行动表明,他们没有从当时犯了许多错误且执迷不悟的英军那里学东西。在凡尔登北面的阿尔贡,大部分地区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且这里遍布河流和沟壑,根本不可能在这一地带使用坦克。美军15个师(是常规师兵力的两倍)和法军22个师在阿尔贡地区展开军事行动,他们拥有8∶1的人员优势。但是,法美联军的后勤供给出现了问题。而且美军的指挥官们顽固地无视1917年的战术教训,继续使用那些过时的手段,把大量的训练时间花费在步枪射击上,而这种方法本身在当时几乎已经被淘汰了。接下来他们又误入了一个德军已经有所准备的阵地,克里姆希尔德防线之中,并被困在那里——唯一一个真正的好处就是德军的预备队(36个师)也不得不集结在那里。
这种情况促使英军谋划了一个几乎可算得上是经典之战的战役,并随之摧毁了齐格弗里德防线(英国人称之为“兴登堡防线”)。9月27日,英军动用强大兵力对康布雷前面的9英里长的防线发起进攻。德军的防御阵地有3公里纵深,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圣康坦运河流经其中。这条运河有5英尺高的斜坡,向下是6英尺深浑浊的水流。在这个阵地上,坦克能够通行的唯一道路,似乎就只有圣康坦运河经过的一个大型隧道,但它被厚重的铁丝网覆盖着,坦克会被堵塞在那里。不过,英军的大规模炮击超过了8小时,仅仅是野战炮每分钟就会发射126发炮弹落在500码的战壕上,再加上准备十分充分的重型大炮的反炮兵射击,德军的重型大炮被彻底摧毁。实际上,德军的防御部队已被打得晕头转向。好运也随之而来,英军竟然得到了德军防御阵地的草图。另一个好运接踵而至,运河上浓雾弥漫,这使得一个师能够跨过运河,并登上对岸,并随即在齐格弗里德防线上撕开一条3英里宽的口子。这一军事行动中的壮举使得澳大利亚军队和加拿大军队能够在两侧向前推进。到10月5日,英军挺进到开阔且无防御的地带,黑格将军又一次提出停止前进。不过,德军却在持续撤退,11月初,他们把防线部署在与布鲁塞尔和那慕尔还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而在另一条战线上,美军终于在10月中旬突破了克里姆希尔德防线,并能够由此威胁德军在梅斯的大型铁路运输基地。
事态已经非常明显,德国将要战败。从3月到7月,已经损失了超过100万士兵。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又有75万名士兵伤亡,其中有一半成了战俘。此外,随着工厂工人劳累过度,德国在战争时期的经济也出现了危机。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抱怨,柏林北部和东部的工人阶级缺少4 000列铁路货车用于运输关乎生命的马铃薯。正像1945年发生的情况一样,这个国家毫无疑问能够继续战斗下去直至1919年,但结局已是一清二楚。9月28日,鲁登道夫的神经彻底崩溃,他对每个人咆哮,最后甚至对德皇发火——必须停止战争。他告诉他的参谋人员,“军人已无信心,无法再相信他们”。当然,德军能够在莱茵河畔进行抵抗,但一切都在分崩离析,德国的盟友现在都退出了同盟国集团。这些国家一直在密切关注西线的战争,随着鲁登道夫巨大的攻势招致失败,它们期望能够保全一些东西以免遭到彻底毁灭。
萨洛尼卡曾被德国人轻蔑地称作最大的战俘集中营。9月15日,该地的协约国部队最终终结了同盟国军队对它的控制,并向前推进,保加利亚的军队随之崩溃。无论如何,德国人都没有像保加利亚人所期望的那样奖赏他们——建立往昔岁月(很久以前)中存在过的什么南巴尔干帝国。9月28日,保加利亚人请求停战,并断绝了它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不过,不管怎样,青年土耳其党人对德国干预高加索也感到气愤。一些人在考虑他们是否可以放弃德国人并把阿拉伯人让给英国人来统治。作为交换,在英国的支持下,土耳其把统治力量集中在高加索地区及其石油资源上面。恩维尔·帕夏正在全面彻底考虑替代奥斯曼帝国的方案——一个民族主义的土耳其,一个将接管突厥人的中亚土耳其。一些青年土耳其党人搭乘德军的一艘潜艇离开敖德萨,开始了他们的行程,分别前往阿富汗、高加索地区、柏林和莫斯科来落实这个方案。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撤出叙利亚,并与协约国在10月30日达成了停战协议。奥匈帝国随后也退出了同盟国集团。在此之前,奥匈政府口头上表示接受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计划”,皇帝还任命完全相信“十四点计划”的拉马克教授(他最后在流亡期间成为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出任首相。但这也意味着哈布斯堡帝国的终结。匈牙利宣布独立,代表其他各个非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委员会也宣布独立。非常奇怪的是,奥地利的德意志人竟然抢先站队期望加入德国。当时甚至发生了德军对奥地利的短暂入侵。意大利人利用这种混乱状况,乘机抓捕成百上千名未加抵抗的奥军士兵,并将这一事件称为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