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招致反感。曼丁尼亚人、爱利斯人、阿尔哥斯人与雅典人结盟。曼丁尼亚战役和同盟的瓦解。(第12/18页)

66 第二天,阿尔哥斯人及其同盟军排成阵列,一旦碰巧遇到敌人就投入战斗。拉栖代梦人从改变河道的地方回到他们在赫拉克利斯神庙附近的营地,却突然发现敌人就在他们前面,井然有序地列队从山上下来,[2]这种震惊犹如晴天霹雳,拉栖代梦人从未经历过;他们没有时间做准备,立即跑步排列成行,阿基斯国王依法行使指挥权。[3]因为当国王亲临战场时,由他发布全部命令。他向波列玛克下达命令,波列玛克向各营队长传达命令,营队长向各分队长传达命令,分队长又向各支队长传达命令,支队长再把命令传达给属下战士。[62][4]总之,所有命令都要以同样的方式快速地传达给部队。拉栖代梦的军队,除一小部分以外,其军官都是分级隶属的,命令的下达和传递是层层下达,由许多人完成的。

67 拉栖代梦军队在这次战役中的兵力部署如下:左翼是斯基里提斯人[63],他们在拉栖代梦军队中总是单独居于那个位置,紧挨着他们的是曾受伯拉西达领导的从色雷斯撤回的军队和涅奥达摩德斯人[64],旁边就是一个营队接一个营队的拉栖代梦人,赫赖亚的阿卡狄亚人就在他们旁边。这些军队的后面是麦那里亚人,右翼是泰吉亚人,他们后面有少数拉栖代梦人。他们的骑兵部署在两翼。[2]这就是拉栖代梦人的兵力部署情况。他们的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下:右翼是曼丁尼亚人,他们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上作战,紧挨着他们的是阿卡狄亚的同盟军,接下去是1000名阿尔哥斯的精锐部队,他们用公费进行了长期的军事训练;再下去,就是其余的阿尔哥斯人,他们后面是同盟军克里奥奈人和奥尼埃人;最后,雅典人和他们的骑兵位居最左侧。

68 以上就是敌对两军的构成和兵力部署情况。拉栖代梦军队的规模似乎要大一些。[2]至于具体的数目,无论是各分遣队的数目还是双方军队的总数,我都不能准确地说出了。因为拉栖代梦军队的数目属政府机密,因而无从得知,而人们又总是夸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因而估计数字也是不可信的。可是,根据下面的计算方法,可以估算出这次战役中拉栖代梦军队的人数。[3]在战场上,除600名斯基里提斯人以外,有7个营队(lochoi),每个营队有4个分队(pentecosty),每个分队有4个支队(enomoty)。每个支队的第一排有4名士兵,其后的纵队人数并不相等,其人数由营队长决定,一般纵队为8人;除去斯基里提斯人外,整个第一排共有448人。[65]

69 现在,双方军队即将交战了,指挥官们都向各自的军队发表鼓动性演讲。曼丁尼亚的将军提醒曼丁尼亚人,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战;这次战役事关他们维持主权或遭受奴役,即关系到他们是否能保持主权还是再次遭受奴役的问题。阿尔哥斯的将军对阿尔哥斯人说,他们是为了恢复他们古代[66]的盟主地位而战,为了恢复他们被剥夺已久的在伯罗奔尼撒的平等地位[67]而战,也是为了惩罚敌人和邻国对他们所犯下的许多暴行而战。雅典的将军对雅典人说,与众多勇敢的同盟者并肩作战,而表现并不弱于任何一邦,那是雅典人的光荣,在伯罗奔尼撒击败拉栖代梦人,将巩固和扩大他们的帝国,而且再也无人胆敢侵略雅典的领土了。[2]这些就是他们向阿尔哥斯人及其同盟者所发表的充满激情的演讲。与此同时,拉栖代梦的士兵们互相鼓励,高唱战歌列队行进,激励每个勇敢的战士记住他们的过去,他们知道长期不断的作战训练要比任何简短的口头鼓动更有效地保护他们,不管临战鼓动说得多么娓娓动听。

70 演讲之后,双方军队开始交战。阿尔哥斯人及其同盟军快速前进,猛烈进攻。拉栖代梦人则按照常规,和着由众多长笛手演奏的军乐声,缓慢推进。他们演奏音乐与宗教无关,只是为了确保军队在行进时步伐一致,阵容整齐,因为大军在交战时是容易被冲乱的。

71 正当两军即将接战之际,阿基斯国王决定对全军作如下调整:双方交战时,把右翼阵列进一步拉长,双方都使自己的右翼超出敌人的左翼,因为他们害怕受到伤害,每个士兵尽量利用其右侧士兵的盾牌保护其没有武装保护的那一侧[68],认为相互间的盾牌靠得越近,就能使盾牌衔接起来,保护也就越好。起初,应该对这种行为负责的是右翼的第一个士兵,他总是力图将身体没有受到保护的一侧避开敌人,同样害怕受到伤害的心理使得其他士兵纷纷仿效他。[2]在这个战场上,曼丁尼亚人那一翼远远超过斯基里提斯人,拉栖代梦人和泰吉亚人更是大大超过雅典人,因为他们军队的人数多些。[3]阿基斯担心自己左翼被包围,认为曼丁尼亚人包围自己左翼的可能性极大,命令斯基里提斯人和从前受伯拉西达指挥的军队离开原阵列,使本方左翼与曼丁尼亚人旗鼓相当,他要求担任司令官的希波诺伊达斯和阿里斯托克利斯调动右翼的两个分队,弥补因军队调动而形成的缺口;他认为本方的右翼实力强大,兵员充足,与曼丁尼亚人对峙的一翼也得到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