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面较量(第4/11页)

4架战斗机胜利地返航了。

王海率领的大队在团里击落了第一架敌机,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在讲评会上,他让大家充分发言,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最后,他对同志们说:

“我这个空中指挥员,没当好啊!”

自从王海带领大队击落第一架敌机后,他和战友们在实战中处处用心琢磨技术和战术。他们深深地懂得,在空中面对的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飞行员,有相当的飞行经验,飞行时间最多的达3000小时,仅凭勇敢精神,硬拼硬撞,是很难战胜对手的。只有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空战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11月18日,王海指挥大队打了个漂亮战。

那天下午,前沿雷达情报站发现有9批100多架敌机在永柔地区活动,有的正在对安州、清川江一带铁路目标轰炸、扫射。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命令空3师第9团截击北犯之敌机。

王海奉命带领第1大队6架飞机,随团升空作战。当临近战区时,他发现左前方有60多架F-86,敌机有的在盘旋,有的正向清川江大桥投炸弹,江面上不时激起冲天的水柱,一段大桥被炸弹摧毁。王海愤怒极了,他大喊一声:

“跟我攻击!”

6架战机猛冲直下,从6000米高处一直冲到1500米,敌机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十分惊慌,急忙抢占有利位置,仓促应战。刹那间,一场激烈的空战展开了。

敌机片刻惊慌之后,马上采取了“拉弗伯雷圆圈”,即8架敌机围成一个圆圈。采用这一战术,一可以互相掩护,二能逐步脱离,三可以寻机咬尾攻击。

起初,王海率领的6架战机也和敌机混在一起转了一阵圈,双方靠得太近,都没有攻击的机会。

王海一面与敌机转着圈子,一面寻思着,这样下去行吗?肯定不行!他果断地下达命令:

“爬高占位!”随即率领6架战机在敌圆圈阵中忽而急冲直下,忽而垂直上升,搅乱了敌机的圆形阵队形。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各自寻找目标,向敌机猛烈攻击。

王海和他的僚机焦景文迅速咬住敌机,互相掩护,2分钟内各击落敌机两架;4号机孙生禄以步兵拼刺刀的精神,抵近敌机,在300米的近距离内以猛烈的炮火将一架敌机摧毁。

就这样,60多架敌机被王海带领的6架战机勇猛的攻击吓傻了,打懵了,摸不清他们出动了多少飞机,一个个惊恐万分,纷纷逃走了。

这次空战,王海带领的大队创造了击落敌机5架,而自己无一伤亡的辉煌战果。

30年后的1985年10月,中国军事博物馆。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加里布埃上将特意来参观,他看到当年王海驾驶的那架飞机绘着9颗红星,驻足凝视了许久。

他当年也参加了朝鲜空战。他对王海说:“我早就认识你了。有名的王海大队,我当年就是被你击落的。”

王海诙谐地说:“你们如果以后再打我,我还得把你打下来。”引起满堂大笑。

1952年1月16日,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3次投入一线作战。他们一面带领部队打击美空军战斗轰炸机和分散活动的小机群,一面协同友空军与美空军大机群作战并创造了出色的战绩。

当时,美国从国内调来一批少校、中校飞行员充实远东空军,同时加强第5航空队,其中一半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美空军在志愿军空军和高射炮兵的沉重打击下,伤亡惨重,便加强了夜间轰炸,使朝、中后方遭受严重损失。

2月10日清晨,乔治·A.戴维斯少校率领第4联队的战斗机为战斗轰炸机护航,轰炸军隅里附近的铁路目标。

戴维斯有约3000小时的飞行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行266次。从1951年11月,他作为“老牌驾驶员”到朝鲜战场,到他被击毙为止,据称已在朝鲜执行60次战斗任务,击落11架歼击机,3架轰炸机,成为朝鲜战场上“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飞行员”。美军空军称他是“百战不倦”的、“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

戴维斯率领18架F-86战斗机,掩护16架F-84、F80战斗轰炸机,即将到达目标区,阵容庞大,旁若无人。

这时,空4师第10团团长阮济舟率领两个团34架米格-15型歼击机,采用师编队、团“品”字队形,至战区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