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部队”(第13/14页)
空军党委常委会最后决定,在正式参战之前,以飞行大队为单位进驻前沿机场,在友空军(指苏联帮助中国东北地区防空作战的空军部队)的掩护下,选择有利时机,进行实战练习。
由谁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彭德怀和高岗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刘震。刘震原为第1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39军军长,刚刚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
11月4日晚,从武汉抵京的刘震来到刘亚楼的住处。寒暄几句后,刘亚楼开门见山地说:“调你去东北军区空军工作的任务是,准备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你将担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刘震犹豫了一下,说:“搞陆军建设和作战指挥我还有点办法,而搞空军的作战指挥却毫无经验,还是让我回中南空军工作,待日后空军进入抗美战场,我可以随时去学习。”
刘亚楼用鼓励的口气说:“人民空军是刚刚从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技术军种,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去干。困难肯定是会有的,但也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国家向苏联请了一批顾问,帮助我们训练机关和部队;苏联还派了一些空军部队配合我们作战。你去东北后,要尽快抓紧时间着手建立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我们帮助你一道进行。”
刘震很快到了沈阳,立即抓紧志愿军空军机构的筹建工作。1951年3月15日,志愿军空军机构在安东正式成立,刘震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志愿军空军首批参战部队—空军第4师第10团第28大队,于12月4日进驻安东空军基地,开始进行实战锻炼。
这支部队由空4师师长方子翼直接领导。指挥所就设在安东浪头机场北端西侧山坡上的一个旧木板棚子里。
1951年1月,在朝鲜北部南市地区的上空,爆发了喷气式飞机激烈的空战。从此,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实力强大的美国空军在朝鲜展开了持续两年零七个月的激烈空战。这场空战的空间之广阔、规模之大、武器之先进、战斗之剧烈,都是世界空战史上所罕见的。
1月21日,中美空军的首次空战开始了。
这天上午,美国空军出动了20架F-84喷气式轰炸战斗机突击清川江大桥。志愿军第28大队大队长李汉率6架米格-15战斗机拦截美机。
当李汉在空中看见敌机时,顾不得察看敌机的数量,率队直向敌机冲去。这时,20多架美机正在对清川江大桥轰炸扫射,发现志愿军飞机后,立即掉头迎战。
由于敌众我寡,志愿军的6架飞机很快陷入20架敌机的重围。经过一番激战,李汉乘机迂回到4架敌机左侧400米处,对准敌长机按下炮钮,“咚!咚!咚!”就是几炮,敌长机中弹,歪歪斜斜地向南逃去。
这是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空军进行的第一次空战,取得了击伤美机1架的战绩,初步揭开了空战之“谜”。空军首长发来贺电:年轻的志愿军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
8天之后,1月29日,李汉首创志愿军空军击落美机的战绩。
这天下午1时30分,志愿军空军雷达发现了一批美机在安州、定州上空盘旋,企图袭击安州车站和清川江大桥。李汉再次率8架战鹰出征。
李汉率队加大油门,以最大的航速向战区飞驰,1时40分,飞临定州以西上空。
“101注意,目标120度,高度6000米至7000米,距离80公里,注意搜索!”李汉的耳机里传来了师长方子翼的命令。
“101明白!”李汉一边回答,一边率编队迎着美机冲上去。
“左前方发现敌机!”7号机孙脱报告。
李汉向左前方看去,4个,6个,8个,16个!黑点迅速放大,仔细一瞧,敌机是F-84,上下两层,每层8架,都是4机在前,左右侧后各有双机掩护。敌机的高度虽处于劣势,但在数量上占优势,要设法造成敌人的错觉,创造更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条件,尔后给敌以突然袭击。于是,李汉率编队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
“101,敌机向太阳方向转来!”师长通过耳机通报了敌情。
“101明白!”李汉一边回答,一边等待着时机。
当敌机到达右下方时,他立即发出命令:“投副油箱,1中队攻击,2中队掩护。”随后率机群直冲敌机群最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