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第7/12页)
此次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某些过多顾虑,发扬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均未得逞,至昨(三十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彭邓洪韩解杜十二月一日
第38军截断清川江之敌的退路后,麦克阿瑟大惊失色,于11月29日下令全线撤退。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麦克阿瑟的“总攻”就转为大溃退。
西线“联合国军”全线撤退。志愿军顶着寒风,踏着积雪,一举收复平壤,并逼近三八线。
对于志愿军在西线取得的胜利,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承认:“第8集团军已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第2师在清川江一带损失严重,11月底已宣布失去战斗力,因而撤到了南朝鲜进行整编补充。”“部队遭到严重损失,尤其是南朝鲜第2军团,有些部队几乎大部被歼。”
4 杨根思坚守高地牺牲
陆1师拼命夺路南逃,师长史密斯却对记者解释说:“我们不是退却,只是对不同方向实施进攻。”
志愿军在西线发起进攻以后,东线美军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1军团仍在继续北进。到11月27日,美海军陆战第1师两个团已进到长津湖地区的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美军第7师主力和第3师一部向陆战第1师靠拢。
27日黄昏,志愿军第9兵团第20、第27军对长津湖地区的美军陆战第1师和第7师突然发起反击。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狼林山脉的高山峻岭蜿蜒在长津湖的东西两侧,汇合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风雪。
当时,该地区普降大雪,最低气温为零下30摄氏度左右。战斗在长津湖地区的志愿军官兵在寒风冰雪里,身上沾满雪沙,结满冰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第二天,志愿军继续攻击被围之敌,但因兵力不足,冻伤较多,仅在下碣隅里、新兴里外围歼敌1100余人。
29日,美军陆战第1师为打开通路,分别向志愿军阵地进行连续猛攻。
在紧靠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1高地,是下碣隅里之敌逃跑的必经之地。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第3排守卫在该高地东南的小高岭。
天刚放亮,陆战第1师便以强大的火力对小高岭和1071.1高地实施火力急袭。接着,敌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密集地向小高岭冲来。
战士们紧盯着步步逼近的敌人,80米、60米、30米,“打!”杨根思一声令下,全排突然开火,手榴弹、枪弹投射向敌军。敌人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狼狈逃窜,山坡阵地前丢下数十具尸体。
敌军的第一次冲击被击退后,又以两个连的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向小高岭发起进攻,杨根思沉着指挥,要求大家把敌人放到山上来打。
“打!”随着杨根思的一声令下,3排的轻重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敌军在猛烈火力的打击下,惊慌失措,纷纷逃窜。
杨根思抓住战机,命令全排出击。3排长林德江端着刺刀,一连戳倒三个敌人,刺刀弯了,他又用枪托和敌人搏斗,就在他消灭第4个敌人的时候,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腰部,林德江倒在血泊中……
这时,敌人仍一群接着一群往上涌。杨根思灵机一动,命令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侧后,以第7、第9班从山上向山下反击,夹击敌人。这一招果真见效,敌人拼命地逃向山下。
敌军两次冲击失败后,又以坦克引导步兵发起第三次冲击。坦克怪叫着向山上冲来,对阵地构成极大的威胁。
杨根思毫不犹豫地抱起炸药包,准备向敌坦克冲去,刚一跃起,被7班战士赵有新一把拉住。
“连长!你指挥战斗,我来炸掉坦克。”赵有新从连长手上夺过炸药包,直奔敌坦克。
赵有新隐蔽地向坦克接近,当离坦克只有几步时,他将炸药包塞进坦克履带,随着一声巨响,敌坦克不动了。其他坦克调头回窜。
敌军进攻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3排长、3排副、8班长、刘玉亭、赵有新等战友都为坚守小高岭光荣献出了生命。现在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重机枪排长两个人,且重机枪子弹也打光了。杨根思命令机枪排长:“你赶快带着重机枪撤下去,告诉营首长,只要我还活着就能守住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