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第6/10页)
中央军委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所辖的第38、第39、第40军和第42军及炮兵第1、第2、第8师等部队,共计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担任保卫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和支援朝鲜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任务;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边防军后勤司令员。
在研究第13兵团领导的人选时,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都认为该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各方面素质均不如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据此,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5兵团部为基础组成第13兵团部,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沛然(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原第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参谋长曾国华,调广东军区分别任副司令员和参谋长。
当时,粟裕身患重病,在青岛疗养不能到职。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因海军司令部刚刚组建,工作离不开。萧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也离不开。7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并统一供应,李聚奎改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为加强第13兵团的领导,中央军委于7月19日任命韩先楚为第13兵团副司令员,8月上半月任命洪学智为第13兵团副司令员。因赖传珠身体有病,9月25日,军委批准其离职休养一段时期,由邓华兼任第13兵团政治委员。
8月下旬,聂荣臻代理总参谋长获悉美军正调兵遣将,预感到朝鲜战局可能很快逆转,一旦中国被迫卷入,光靠东北边防军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又决定,调在华东地区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的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和在西北地区刚刚结束剿匪作战的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分别集结津浦、陇海两铁路线,以作为东北边防军的二线部队。
当朝鲜人民军打到洛东江地区,战争双方形成胶着状态的时候,毛泽东指出,美国扩大战争规模和朝鲜战争转入长期化的可能性已日益增大,中国人民不得不有所准备。
8月27日,侵朝美军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轰炸和扫射。此后,美国飞机和军舰不断侵入中国领空和领海,企图以此试探中国的反应。这是公然的挑衅。美军对中国挑衅的当日和8月30日,周恩来两度致电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立克及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要求制裁美国飞机侵入中国领空的行径。9月10日,周恩来致电联合国新轮任主席杰伯及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要求允许中国派代表参加安理会充分讨论美国军用飞机侵入中国领空的议案。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大举向三八线逼近。针对美国政府蓄意扩大朝鲜战争的阴谋,中国政府一再提出严重警告。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中国人民将永远站在朝鲜人民一边。
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对求见的印度驻华大使说:“一旦战争起来了,我们除了起而抵抗之外,是别无他途可循的。”
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周年的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民密切关心着朝鲜被美国侵略后的形势。朝鲜人民和人民军是坚决而勇敢的。他们在金日成首相领导下抵抗美国侵略者,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声援。今后朝鲜人民在坚持长期抗战的方针下,必能克服许多困难,取得最后胜利。
周恩来警告美国:“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很明显,中国人民在解放自己的全部国土以后,需要在和平而不受威胁的环境下来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工业生产和文化教育工作。但是美国侵略者如果以为这是中国人民软弱的表示,那就要重犯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样严重的错误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人民不能眼看着美国侵略者对其肆意践踏而置之不理;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亡。如果整个朝鲜被美国占去了,中国大陆就直接面临着美国侵略的威胁,中国东北的工业基地将遭到严重威胁,中国将失去安心进行经济建设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