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没有枪炮的战争(第5/8页)

最后,首相屈从了,但他的心并未屈从。使他让步的原因是政治现实,而不是军事现实。谈论来谈论去,再三考虑,他知道委员会中只有一个人站在他这一边,此人就是保守党领袖安德鲁·博纳·劳,他也怀疑黑格和罗伯逊的计划是否真实。但是,与贝特曼–霍尔威格几个月前在做出抉择前所说的话类似,他补充说,委员会无法“否决陆军和海军的战略”。劳合·乔治理解自己的处境,如果没有广泛的两党支持,他反对黑格和罗伯逊军事命令的行为将在英国国会下院处于易受攻击的地位。此外,他必须考虑接受黑格的一个承诺。黑格承诺说,如果他的计划不能成功,他会马上停止。这个承诺与尼韦勒的承诺非常类似,当有人质疑舍曼代达姆进攻时,尼韦勒曾做出类似承诺。可以在伤亡损失程度还没有超过容忍程度时,停止继续伤亡。最后,劳合·乔治不情愿地、充满愤恨地告诉黑格可以继续因等待最后批准而暂停下来的战役准备工作。

所以,将军们在这次会议中获得有条件的胜利。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件事展示了英国政治系统的优势。黑格和罗伯逊离开会议时所带走的东西,不是对战略的控制权,而只是被允许准备开始一次新的攻势。做出允许决定的是文官政府,文官政府决不能被剥夺。所有的讨论都是在首相的坚持下进行的,首相有最后发言权。每个人都知道,并且接受这种安排,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例,最终权力把握在劳合·乔治和他的委员会手中。

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应该与英国的宪法类似。德国首相应该有控制权,而实际上俾斯麦在位时就具有这种控制权(尽管德皇能随时把他解职)。由于德国政府的领导人没有权力保障(这点不同于英国,英国的政府领导人由立法机构选出),在漫长的全面战争产生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侵扰下,德国的管理权最终滑出德国首相之手。于是,德国的政府系统停止运转了。最后,德国不得不临时任命一个新首相。这个新首相可以是全体德国人都信任的人,但是兴登堡没有兴趣做首相。所以,首相一职就落在鲁登道夫身上,他想当首相,又似乎有能力让兴登堡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没有人选举鲁登道夫做首相,即使德皇威廉也非常不喜欢他。于是,战争使德国陷入一个真正的军事独裁统治之下,德国在此之前其实从来没有陷入过军事独裁统治。

与此同时,俄国的权力机构挣扎着维持东线各部分之间的完整性,取得了一些明显但有限的成果。在俄国对面的德军中,有一个新近伤愈归队的年轻人鲁道夫·赫斯(Rudolf Hess)获得新的任命,他多年后成为希特勒的死党。他在给父母的信中用讽刺的口吻写道:“昨天,我们看到一场激烈战斗。不过,战斗是在俄国人之间进行。一名俄国军官过来向我们认输。他的德语很完美。他生在巴登,但入了俄国籍。他告诉我们俄国防线那边到处都在战斗。军官们互相对射,士兵们也互相对射。他认为这太荒谬了。他觉得他的俄国同胞都错了。我们邀请他与我们一起吃饭,他表示感谢。他吃了许多,喝了大量的茶,然而离开了。昨天,从俄国方面传来大量的噪声,他们在战壕中互相争斗。他们的步兵也相互攻击。这个情况真让人着迷!”

7月1日,克伦斯基不顾俄军的混乱状态,一味为了讨好英国和法国,竟然发动进攻。虽然这次进攻因无法集结足够的军队而实际上不如沙皇所承诺的那么大,但是在30英里(约48公里)长的战线上布置了20万人和1300门大炮。俄国人能采取主动,这给人们带来乐观情绪。布鲁西洛夫将军是进攻总指挥,他是俄军1916年伟大战役的主要负责人,现在则是俄军总司令。战斗在加利西亚展开,布鲁西洛夫以前在此地曾取得过胜利,驻扎在此地的俄军与驻扎在北部的俄军相比,有较好的秩序,士气也较高。他们获得同盟最好的大炮和飞机,而且敌人的一半是奥地利人。

进攻在开始的时候非常令人振奋,炮火轰击基本上摧毁了敌人的正面阵地。步兵进攻横扫敌人阵地。但是,这只不过是虚幻而已。俄军不知道东线德军也采用了鲁登道夫的新防御体系,甚至奥地利人也在德国人的指导下进行新防御。对手的反击完全超过了俄军能抵御的强度,或者说情愿去抵御的强度。俄军士兵不是简单的后撤,而是就地放弃战斗,拒绝接受任何命令。那些企图恢复秩序的军官被杀死。7月8日,俄军第八集团军基本上不复存在。10天后,布鲁西洛夫被解除职务,他此前一直疑虑是否应该发动进攻,后来是克伦斯基命令他必须发动进攻。到7月9日,德国转守为攻,驱赶面前的乌合之众。德军的指挥官是马克斯·霍夫曼,他是鲁登道夫在坦南堡战役中的战略家,现在是东线的总参谋长。无论德军在何处进攻,俄国士兵都四处逃窜。奥地利加入后,俄国士兵一样四处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