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尼韦勒的进攻(第3/9页)
然而,那些执行了新防御指令的地段都有满意的战果。进攻者被引诱进一个屠杀地带,德军的大炮和机关枪就像用耙子耙地一样大量杀伤进攻者,然后发动反攻。德军的损失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情况搞清楚后,法肯豪森立刻被解职。德军迅速加倍努力保证新防御体系能在法军发动舍曼代达姆进攻时发挥作用。
4月16日,早晨6点,尼韦勒发动进攻。从开始至结束,这次战斗就是新旧两种战法之间的对抗。一方面是最传统进攻,持续一周的大规模大炮轰击,大规模的步兵向视线之中的目标艰难行进;另一方面是德军的新防御体系。战斗很快演变成潘勒维和其他人所害怕发生的情况。尼韦勒把他和曼京夺取杜沃蒙和沃克斯的战术当作这次战役的核心想法。然而,这次战役的规模比夺取杜沃蒙和沃克斯的战斗要大得多,事实证明他犯了错误(尼韦勒没有考虑一个具体情况,德军当时已经准备放弃破损严重的堡垒,后撤到更坚固阵地上)。在许多地段上,法军士兵需要首先渡过埃纳河,然后攀爬陡峭的有浓密林木的山坡,山坡上密布着参差不齐的沟壑,当然还有德国人的铁丝网。整个山坡上布满德军的机关枪碉堡,这些碉堡掩埋得很好,也有钢筋水泥保护,法军的炮火轰击不能摧毁它们,当法军士兵进攻时,德军的火力倾泻到他们头上。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在越过山顶后山背后的山坡上,因此法军的大部分炮弹飞过他们的头顶而没能伤及他们。德军的后备部队离前线足够远,使尼韦勒的大炮够不着他们,但是又没有远到无法快速进入战场。
从纯兵力角度看,优势完全在法国一方。尼韦勒有3个集团军一共53个师,大约120万人,这三个集团军都投入最初的进攻之中。但是,其中有27个师被用为“大规模机动”作战,一旦有突破口,这些部队就要冲上去扩大战果。为了应付这种进攻,德军在舍曼代达姆附近安排了21个师,另有27个师用作反击力量。德军自1914年就占领着这道山脊,知道它的每一寸土地,有两年半的时间根据需要修建防御工事。德军的指挥官是皇储威廉,他和参谋官们都熟悉尼韦勒在凡尔登的进攻招数,他们有一个冬天的调整时间适应尼韦勒的战术。此外,德军占据着制高点。
法军派出120辆新坦克,结果毫无战果。德军制定新的战术规则,每一个炮位必须有一门炮对进入视野的坦克予以轰击。这个战术的破坏性极强:第一天就有52辆法军的坦克被炸成碎片,另有28辆被炸坏。剩下的坦克,如果没有陷入德国人挖的壕沟,也陷于泥沼之中了。
天气对德国人有利。法军发动进攻前的夜里就开始下雨,然后变成雨夹雪,这几乎是一种在当时的季节不可能的天气情况。在许多地方,法军没能够靠近目标。在有些地方,法军以英雄般的气概付出巨大牺牲前进了2.5英里(约4公里)。一名法军坦克军官写下自己看到的进攻:“一场暴风雪横扫我们的阵地。我们第一批伤员从前线下来了,他们来自第八十三步兵团。我们围住他们,他们告诉我们敌人的阵地很坚固,敌军拼命抵抗。有一个营确实抵达科尔尼耶山顶,这也许是我们见到过最勇敢的行动,但是该营士兵大批被杀,也没有能够抵挡住德军的反攻。一个胳膊吊起、额头有带血绷带的伤员坐车驶过我们的时候大声叫道:‘德国兵仍然把守着格锐森林,我们用手榴弹攻击他们。’
“一个没有了钢盔的中尉,穿着破烂的军装,胸部受伤,缓慢向我们走来。
“‘你们坦克应该跟着我们。我们看到完好无损的铁丝网。如果情况不是那样,我们就能向前走远了,不必在铁丝网前面厮杀。’
“‘我们走不动,’一名拿步枪拐杖的活泼下士叫道,‘有太多吼叫的机关枪,我们没有办法对付。’
“‘德国兵知道我们要在此地发动攻击,’那个中尉继续说,‘他们的战壕塞满了兵。’”
法军向前推进的距离由德军大防御体系决定。中午时分,德军从后面调动后备部队和轻型炮向前移动。当时已经遭受猛击的法军处于疲惫之中,又一次遭受打击,不得不后撤到早晨的出发点。一天战斗结束后,法军平均向前推进了1公里(尼韦勒估计第一天法军能前进10公里)。法军的规模机动部队没有机会出动。索姆河战役的战况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