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佛兰德斯的田野(第5/8页)
佛兰德斯给交战双方带来的灾难,一个接着一个,一次恐怖跟着一次恐怖。一天傍晚,经过一整天的炮火攻击和步兵交火,一支德军后备役部队以极大的代价将英国人赶出了一个叫博凯(Bixshoote)的村庄。后来,上级传下命令让他们退出阵地休息。由于没有经验,在援兵到来前,他们集合完毕后便撤出了阵地。看到这种情况,英国人迅速赶到,再次抢下阵地。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德军不断企图夺回被放弃的阵地,但都被英国人击退,伤亡情况比第一次夺下阵地时要惨重得多。
英军的伤亡情况也非常令人震惊。当苏格兰第二高地轻步兵营被迫退出战场时,来法国参战的1000多名士兵只剩下30人。英国远征军正走向灭绝。英军战线上的某些地段的英国人非常少,观察到这个现象的德国人竟然聪明反被聪明误。德国人推断,如此明显的弱点很显然是英军的诱骗伎俩,因为在这些弱点背后一定有英国或法国的后备部队。所以,德军没有发动对那些英军薄弱环节的攻击。实际上,英军此时已经没有后备部队了。
10月30日,德国人和英国人又不知为了什么再次同时发动攻击,双方激烈格斗,伤亡十分严重,双方都感到难以支撑下去。第二天,德国人继续攻击。这一次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赫吕费尔德(Gheluvelt)的村庄,德军一个后备役部队突破英军的防御线。此时,在他们和伊普尔之间已经没有其他军队了,但是,在遭受巨大损失之后的突然胜利,让他们不敢相信其真实性。就在他们等待上级命令的时候,一名英军陆军准将发现附近仅有7名军官和伍斯特第二团残余的357名士兵,他命令这群人重新拿回赫吕费尔德。为了抵达赫吕费尔德,这群人需要跑过1000码(约915米)的开阔地带,有100人在这个开阔地带被杀死。当幸存者接近村边时,他们跑入一个小树林,整理好刺刀,发动攻击。深陷困惑和恐惧中的1200名德国兵,看到这一小群衣衫褴褛的英国兵后,把他们误认为是一个大部队的前锋,于是四散逃命去了。这些伍斯特人,堵住了一个通向伊普尔的漏洞。
那天晚上,法金汉决定停止进攻。其实,他不知道英国远征军正处于崩溃的临界点——英军已经无后备兵力可调遣、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忍耐力已经到达极限。尽管他仍然认为有突破的可能,但希望组织起更多接受过训练、有经验的部队,然后再继续发动进攻。
11月初,佛兰德斯和波兰的局势表面较安静,但实际上战争每天都在扩大,并改变着形态。第一支加拿大部队此时抵达英格兰,准备跨越英吉利海峡与英国远征军联合。一个印度军团来到佛兰德斯,其中包括勇猛的廓尔喀族人组成的作战部队。法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黑人部队也抵达前线。在东线,兴登堡被任命为对俄作战的总司令,鲁登道夫继续做他的参谋长,霍夫曼也跟随着他俩。当奥斯曼帝国将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柏林和维也纳就好像得到天上掉下的馅饼。
11月刚过了1周,东线和西线又开始升温。大公爵尼古拉尼命令两个集团军越过波兰向西里西亚进发,其他几个集团军则向西南进发,目标是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s)。法金汉已经做好再次占领伊普尔的准备。德皇仍旧在德军总部,德皇露面最让法金汉头痛,这点法金汉与毛奇的感觉一致。德皇威廉不停地询问胜利的消息,他这么心切的动机就是想穿上最华丽的制服,到被占领的城市里阅兵。他失望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急躁的青少年,什么忙都帮不上。
在佛兰德斯战役暂时平息的期间,鲁登道夫赶紧拜访了法金汉。像往常那样,在霍夫曼的帮助下,鲁登道夫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等待实施。也像往常那样,他的这个计划不仅要阻止俄军进入波兰,而且要围歼俄军。他建议引诱俄军大胆冒进,超过其铁路供应线的终点,俄军最终会因短缺给养而失去前进的动力。然后,德军从北面袭击,攻击其两侧和背后,切断其与华沙的联系。但是,这个计划需要更多的军队。鲁登道夫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增援兵力。法金汉拒绝了;他已经集结完毕足够的兵力发动对佛兰德斯的新一轮攻击,德皇正像猎狗一样追着他。鲁登道夫带着狂怒离开。从此,另一场战争在德军参谋们之中展开,法金汉是一边,兴登堡、鲁登道夫领导的团队是另一边,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东线与西线,哪个才是德国最佳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