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改前非(第6/6页)
1889年,弗朗茨·约瑟夫唯一的儿子鲁道夫大公,与其年纪只有十几岁的情人一起自杀身亡,皇位没有了男性继承人。聪明又有才干的鲁道夫大公,常感到灰心丧气,有反叛倾向,容易过度焦虑,沉迷于毒品,是一个梅毒病患者(他不仅像父亲一样将梅毒传染给妻子,而且使之丧失生育能力)。
九年后,皇后伊丽莎白被一个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用刀刺死。凶手本想杀死意大利国王安布托一世,但是由于缺钱买火车票去罗马,才转念杀死她。
两年后,弗朗茨·约瑟夫不得不拒绝斐迪南大公的婚事,斐迪南大公是弗朗茨·约瑟夫的侄子,因鲁道夫之死才成为皇位继承人,有着士兵相貌的斐迪南大公竟然向女伯爵索菲·邵泰科求婚,而索菲此时仅是一名哈布斯堡皇室亲戚的女用人。
弗朗茨·约瑟夫的老年时光似乎没有一个穷尽,他很和善,但同时又表现出一种僵硬,虔诚地保存祖宗留下的传统,热切希望他的余生能在和平中度过。他顽固地忠诚于自己的责任,因为他视这些责任为遗产,无法让别人分担。有一次,他和陆军元帅康拉德一起缅怀一位他俩都认识的将军,他悲哀地说:“都死了,就是我不死。”当康拉德有礼貌地表示感谢皇帝长寿的心情时,弗朗茨·约瑟夫回答道:“是的,是的。但是,人生原来如此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