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6月28日:黑手降临(第5/6页)

7世纪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变得摇摇欲坠,许多部落都在迁徙之中,塞尔维亚人跟随所谓的南斯拉夫人(说南斯拉夫语)的迁徙人流进入巴尔干半岛(西罗马帝国此时已经灭亡)。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塞尔维亚人建立起一个小王国,王国有自己的沙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塞尔维亚人信奉东正教,另一些人则信奉罗马天主教,但最终决定信奉东正教。因为信奉东正教能保证他们的后代在千年后还能与那个所有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国家中最伟大的国家俄国连成一体,而后代从此可以指望俄国人给予保护。他们用宗教差异保证自己与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不同,也与主导匈牙利的马札尔人(许多人是加尔文教徒)不同。

中世纪后期,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被土耳其人击败,沦落为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直到18世纪,土耳其人、奥地利人、俄国人已经在巴尔干半岛血腥混战了200年。1829年,俄国人战胜日益无能、孤立无助的土耳其人,俄国人的胜利促成一个新的塞尔维亚公国。尽管这个新公国小得难以辨认,但是它是塞尔维亚人在500年后的再次建国。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再一次重整旗鼓。1870年,俄国和土耳其再次开战,塞尔维亚在战争中站在俄国一边积极参加战斗,从而赢得大片土地作为回报。于是,塞尔维亚王国在历史中再次出现,它是一个内陆小国家,坐落于崎岖的山岭中,周围是巴尔干半岛沸腾的种族大杂烩,邻居中有欧洲唯一的穆斯林、天主教徒、东正教基督徒,他们之中的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塞尔维亚人,另一些人则认为不是。这些邻居又可进一步分为:马札尔人、保加利亚人、克罗地亚人、阿尔巴尼亚人、马其顿人、罗马尼亚人、黑山人、希腊人、波斯尼亚人。波斯尼亚就在塞尔维亚的边境对面,塞尔维亚人认为,波斯尼亚是自己的兄弟,因为不生活在塞尔维亚王国内而正在遭受羞辱。有一个事实令塞尔维亚人感到麻烦,塞尔维亚人只是波斯尼亚的一个少数民族(三分之一是穆斯林,五分之一是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尽管如此,塞尔维亚人的国家梦想就是要把波斯尼亚纳入信奉东正教、属于斯拉夫人的大塞尔维亚之中。还有另一个事实,按照国际法,波斯尼亚被两个强大帝国拥有:形式上归奥斯曼帝国拥有,但实际上归奥地利人拥有。对这个事实,塞尔维亚人不屑一顾。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其野蛮程度变得令人震惊。20世纪初,塞尔维亚的国王和王后对哈布斯堡王朝表示友好。1903年,一伙不满现状的军官发动政变,将国王夫妇射杀,把尸体的衣服剥光,从贝尔格莱德宫殿的窗户扔出,组建了一个对俄国亲善的新王国。

1908年,奥匈帝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得塞尔维亚旁边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将两者变成奥匈帝国的下属省份。塞尔维亚异常愤慨,转而向俄国求援。但是,俄国正处于战败恢复时期。1905年,日本和俄国之间爆发争夺远东的日俄战争,俄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失败,这是一次令人感到羞辱的彻底失败,失败暴露出俄国陆军和海军的无能,失败后的俄国暂时放弃在远东的野心,失败点燃了俄国国内革命。因而,俄国感到无力支持塞尔维亚,这实际上为俄国增添了新羞辱。

1911年,谋杀塞尔维亚王室的反叛者组建了统一或死亡会,也就是黑手会。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塞尔维亚与几个邻国一起将土耳其人赶回伊斯坦布尔。这次胜利使塞尔维亚的地盘扩大了一倍,人口增长到450万。一年后,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塞尔维亚打败自己的邻国、曾经的盟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的地盘再次扩大,短暂占领了达尔马提亚海岸。后来,因奥地利人威胁要入侵才不得不放弃。在这次冲突中,塞尔维亚仍然没有获得俄国足够的支持,但是,法国察觉到巴尔干存在战略机遇,从而向塞尔维亚的军队提供资金、武器、培训。法国的动机是明晰的:帮助塞尔维亚变得足够强大,一旦爆发战争,从而能吸引大量的奥匈帝国的军队,这使得法国和盟友俄国(如果一切顺利,盟友也包括英国)能集中力量对付孤独的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