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理论准备(第6/6页)
罗伊斯将军在得到国家首领的批准后,就把他的想法付诸到对这个组织的训练中,并反复灌输纪律教育,这是组成战争潜力的精神基础。
陆上部队作战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他们应该用最少的资源来坚决抵抗,以便把大部分的资源留给直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军队。这种思想在国外是人人都知道的,而必然的结果是德国陆军将在一开始就遭到大规模的进攻。但人们坚信,不管进攻多么强大,在遇到顽强的抵抗时,敌人将很快筋疲力尽,因为在战争开始时,没有一个国家会做好长期进攻所需要的大量物资。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这样做,他们都是首先做好工业生产计划,来生产战争中所需要的各种兵器。
可以看到,关键问题是,要在战争初期——也就是在敌军准备开战时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下存活下来。一旦敌军初期的进攻力量消耗完了,而且在别的战场也没有取得进展,那我们就有时间去应付别的情况了。
我们只要采取坚强而有弹性的抵抗,就能轻易地把敌军拖死在一个固定战线上。也就是说,我们不必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只要让敌军处于艰难境况就可以了。我们只需要用小口径速射武器建立一条漫长的防线,并且逐步加强,使它越来越坚固就可以了。平常时候没有必要去研究该防线的性质,只要先指出该防线的主要防御点,比如确定使用什么兵器、多少弹药,把它们部署在什么位置,怎样利用附近居民,特别是体育俱乐部的会员;指定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尽快把预备队集结到危险地区的后方,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马上投入战斗。这样的话,就可以在敌军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发动具有威胁性的进攻前,就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而这只需要一个小规模的单位就可以从事准备工作了。
地面部队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办事的,不过计划防御并不影响德意志陆军的进攻理念。恰恰相反,在给各级士官训话时,要告诉他们一个关键的问题:防御,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任何防御,最终都要转化为进攻。在作战训练时,不管这支军队规模有多小,作用再怎么不重要,都要时刻抓住进攻的机会。
水面部队就必须把野心束缚在保护海岸线,抵挡敌军的水面攻击,建造潜艇和其他神出鬼没的兵器来截断敌人水面交通线。当然,那些已经造好的巡洋舰还是要出海巡航的,不过战争爆发后,就要返回基地。这个理论依据是:那些珍贵的人才要用在执行主要任务上,而不是去执行那些不重要的任务。
由于我们已经可以在空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且,主要力量都被集中在空中,独立空军的组建目的就是为了攻击。不光是兵器和物资,战斗人员的战斗理念也要跟上。一切次要目标都要服从于建立和发展独立空军这个主要目标,所以,海航和陆航都可以取消了,去建设一个强大的独立空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