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8/9页)
我早就说过,这个结论说明旧观念会被新观念替代,虽然这个新观念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截至目前,陆军和海军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兵种,也没人对此提出过质疑,天空以前是人类达不到的。相对于陆军和海军,空军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优势兵种呢?我就得出这样的结论:空军肯定要比陆军和海军更具有优势,因为空军的活动范围要比陆军、海军的活动范围大很多。
我也早就说过,现在是战争演变曲线上的一个特殊点,从这个点,曲线就向新的方向走了,彻底打乱了连续性。所以,假设我们想要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结果就会发现已经脱离了现实。我们要跟上节奏,就要改变方向,跟着现实走。如果从理论到实际,都证明了陆军、海军的重要性在下降,我们却还要迷信陆海军的纸面价值,那就是在做危害国防建设的蠢事了。
自然的发展,包括人类的发展,都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我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陆海军就消失了,只留下空军。
我的意见是:空军需要得到重视(意大利还做不到)。过渡方案是:逐渐控制陆军、海军,扩大空军编制,直到空军强大到可以夺得制空权为止。只要坚持执行我的方案,就会得到成功。
胜利女神只会眷顾有预见性的人,而不是那些拘泥不化的事后诸葛亮。在这个战争模式变革的时期,谁先改革,谁就能取得主动权,获得利益。只要掌握进攻优势,就能在战场上取得压倒性胜利。至于还没有准备好应对未来战争的国家,等到战争打响,再准备就已经晚了。先做准备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也是最少的。所以说,完成了变革之后,胜负的决定是很快的,实际战争将是空军的战争。至于过渡期间,常备一支能打赢敌人陆海军的小规模部队就行了。
如果说我们要等到别人做出先例再去模仿,就已经落伍了。我早就说过,而现在恰恰就是这个情况,很有反讽意味。协约国现在就在逼迫德国走向复仇之路。实际上,德国的陆军和海军被解除武装,只能发展空军了。我们可以看到,有实力夺得制空权的部队,在现在这个变革时间,只要少数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在敌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易取得胜利。德国在协约国的不平等条约压迫下,正在努力争取自由。这话我才说了五年,德国在化学世界第一的情况下,空军基建设施又处于了领先地位,而这个就是建立强大空军的基础。
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道路:只要能估计海陆空兵器的大致价值,就可以规划一个合理的国防圈。我还记得英国的海军将领曾经问起过:战列舰和飞机哪个更有利用价值?我也记得,美国曾经做过实验,实验证明飞机完全可以击沉战列舰。
如今我们不能再忽略这个问题了,我们必须正视它,才能保障国防利益。
在关于空军的国防课题上,我反复强调,相对于陆军、海军,空军的优势是速度快。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拥有一支能取得制空权的空军。要想获得制空权,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的一切飞机全部击毁,不管是在空中的,还是在机场的,甚至是在航空基地的,哪怕是在兵工厂流水线上的。记住,是一切!至于陆军和海军,他们对此束手无策。能取得制空权的空军,肯定是独立的,是独立于陆军、海军的第三兵种。简单说,我们给它一个专用名词——独立空军,那么,上文的意思就是:只有依靠独立空军才能保证国防。
现在,飞机的用途还停留在协同陆海军作战,所以空军一直受到陆军、海军的指挥,截至现在,全球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空军可以夺取整个制空权。假设有的话,海洋、陆地、天空是一个有机整体,这支空军就不可能再隶属于陆军或者海军,否则会人为地把空军分割开来,从而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当然,也有的飞机是隶属于陆航,或者海航的,比如观察机,它的作用是引导炮兵火力。不过这个作用不能归属于空军范围,因为在飞机被发明以前,这个工作也有替代性工具。再举个例子,轰炸机、驱逐机,虽然它们不是由陆军、海军直接指挥,也会隶属于它们。陆航的主要工作是协助陆军完成陆军任务,海航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海军完成海军任务。具体说,就是陆航的驱逐机中队,是用来警戒陆地上空的;海航的驱逐机中队,是用来警戒海面上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