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3/19页)

5.在与安息人作战时,文蒂迪乌斯从来不会在距离敌人500步开外的地方将部队拉出去。因为在500步之内出击,他能够迅速前进,和敌人在较近的地段交锋,如此一来,他可以躲开敌人从远处投射过来的箭镞。由于他用这种战法表明他有相当的自信心,他很快就打败了敌人。(公元前38年)

6.汉尼拔有意与马尔切卢斯在努米斯特罗交战,但是,他将队伍部署在侧翼有山谷和险路掩护的地方。如此一来,他凭借地形的有利特点,打败了一位最有声望的统帅。(公元前210年)

7.在坎尼,汉尼拔发现清晨从沃尔图诺河吹来的风跟从别的河上吹来的风是不一样的——从沃尔图诺河吹来的风裹着沙粒和尘土。于是,在作战时,他将部队部署在背向风沙的地方。开战后,罗马大军由于正对风沙,结果队形大乱。借此,汉尼拔赢得了重大的胜利。(公元前216年)

8.当马略确定与辛布里人和条顿人作战的日期后,便下令士兵吃饱喝足,然后,他统率大军到他的营地的正前方去,如此一来,他便迫使敌军走更远的路,耗费更多的精力。此外,在敌人精疲力竭时,他还利用部署的作战线迫使敌人面向风口,受风尘袭击。(公元前101年)

9.斯巴达人克莱奥梅尼斯在与雅典人希庇亚斯的战斗中发现,雅典人的骑兵更具优势。于是,他下令将士们砍倒许多大树,横七竖八地胡乱摆放在战场上,如此一来,雅典人的骑兵就没法施展其威力了。(公元前510年)

10.在阿非利加的伊比利亚人,有一次和大批敌军遭遇,他们担心会被敌军团团围住,便选择靠近流经那里的一条两岸陡峭的河边。这样一来,他们利用河流加固了侧背,然后集中兵力从正面逐次攻击那些距离他们最近的敌人,并终于击溃了所有的敌人。

11.斯巴达人克桑提普斯只是变换了一下作战地点便彻底改变布匿战争的结局。当时,他以雇佣兵的身份受雇于陷入绝望之中的迦太基人。他发现,阿非利加人在骑兵和大象方面占有优势,于是,他便率部抢占了山丘,而罗马的优势在步兵,所以他们占据着平原。随后,他将迦太基人带到平地上,然后先以大象为头阵,冲乱了罗马人的阵形。然后,迦太基人派出努米底亚人的骑兵去追击忙于逃命的罗马大军,最终迦太基人击溃了就在这一天之前还称霸于海陆战场上的罗马大军。(公元前255年)

12.底比斯人的首领伊巴密依达统率部队与斯巴达人作战,他命令骑兵沿着战线正面来回跑动。在满天尘土迷住了敌人的眼睛,让敌人误以为自己会遭到骑兵攻击时,他却统率步兵迂回一侧,居高临下地攻击敌军的后方。就这样,他以突然袭击将敌人粉碎了。(公元前362年)

13.300名斯巴达人踞守着德摩比利山口,抵御不计其数的波斯人。由于这个山口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部队进行格斗,所以,从直接参战人数上讲,斯巴达人和波斯人是相等的。但是,斯巴达人的英勇却超过了敌人,所以,他们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如果不是内部出现叛徒,拉奇斯人伊菲阿尔特斯带领敌人迂回到背后,那么斯巴达人根本不会失败,但由于腹背受敌,斯巴达人最终被击败。(公元前480年)

14.雅典人领袖泰米托克利发现如果在萨拉米斯海湾与薛西斯众多的舰船开战将受益多多,但是他没有办法说服他的雅典同僚赞同这一主张。为此,他灵机一动,让蛮夷人迫使希腊人实施有利于己方的计划。他以索要叛徒为由,往薛西斯那里派出一名使者,这名使者告诉薛西斯,希腊人正准备夺路而走,又说如果薛西斯要攻克每个城市,那将是十分困难的。结果,他的这个做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他让蛮人不敢懈怠,不得不增加岗哨;第二,次日凌晨他指挥精力充沛的部下攻击因整夜值岗而疲惫不堪的蛮军,并得偿所愿地在一块狭窄的水面上与敌交战,薛西斯根本无法施展他在数量上的优势。(公元前480年)

交战之兵力部署

1.格奈乌斯·西庇阿在西班牙的因迪比尔附近与汉诺作战。他发现迦太基人将西班牙人(为别人而战的身强力壮的战士)配置在作战线的右翼,而作战线左翼的部队是不十分强壮但信念更加坚定的阿非利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