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第5/29页)

弗朗克博士曾经发出公告:在波兰的一切财产,不论其为犹太人所有或为波兰人所有,一律无偿没收。从波兰人手中抢走了无数农场,交由德国移民接收。在并入德国的四个波兰地区(西普鲁士、波森、泽希瑙、西里西亚),到一九四三年五月三十一日为止计「查封」了七十万处地产,共合一五○○万英亩土地,并「没收」了九千五百个庄园,共合六百五十万英亩土地。在德国「中央地产局」精密表格中,并没有解释「查封」与「没收」的区别何在,这对被剥夺了财产的波兰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占领区中的贵重文物也遭到掠夺。后来从缴获的纳粹档案可以看出,这是在希特勒和戈林的明确指示下进行的。希特勒和戈林依靠这种掠夺,大大扩充他们的「私人」收藏。据这个肥胖的帝国元帅自己估计,他的藏品价值达五○○○万德国马克。在掠夺艺术品这一特殊领域中,戈林是名副其实的策动者。征服波兰以后,他便立即下令掠夺波兰的文物。受他委派执行这项命令的专员,在半年之内就能作出这样报告:「这个国家的几乎全部文物」已被接收了。

但是,欧洲的伟大的艺术珍品多半收藏在法国。这个国家被纳粹征服后不久,希特勒和戈林便下令进行劫夺。希特勒委派罗森堡执行这项特别的劫夺任务。罗森堡设立了一个称作「罗森堡特别工作处」的机构,他不仅得到戈林而且还得到凯特尔将军的协助。凯特尔确曾向德国驻法陆军部队下过一道命令,说明罗森堡「有权将他认为有价值的文物运到德国进行保护。至于这些文物的用途,将由元首亲自决定」。

一九四○年十一月五日,戈林为了分配巴黎卢浮宫所收藏的艺术品,特别发布了一道密令。这个命令道出了希特勒决定「这些文物的用途」的一套想法。这些艺术品将「按下列几类分别处理」:

一、元首对其用途保留决定权者。

二、对充实帝国元帅(即戈林)的收藏——有用者——

四、适合于迭交德国各博物馆者——

法国政府抗议掠夺该国的文物,指出这种行为违背海牙公约。当罗森堡手下的一个名叫本耶斯先生的德国艺术专家大胆提请戈林注意这个问题时,那个胖胖的艺术专家戈林回答说:

「亲爱的本耶斯,让我来操这份心吧。我是全国最高法律权威。我的命令就是决定,你遵照执行就是了。」

从缴获档案来看,本那斯在第三帝国历史中只在这里出现过一次。据他的报告说:

球艺厅中收藏的、准备归元首所有的文物,以及帝国元帅指定归己的文物,将用两个车厢装运,挂在帝国元帅的专车之后——送到柏林。

以后还有更多的车厢装运文物。德国官方的一份秘密报告表明,到一九四四年七月为止,从西欧运到德国的文物共装了一百三十七辆铁路货车,计有四千一百七十四箱,二万一千九百零三件,其中绘画一万零八百九十幅。这些绘画中有伦勃朗、鲁本斯、哈尔斯、弗美尔、委拉斯开兹、牟利罗、戈雅、维赛里奥、华托、弗拉戈纳尔、雷诺兹、庚斯博罗的作品。罗森堡早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估计光从法国掳掠的文物就值十亿马克。

德国人掠夺原料、制成品、粮食,尽管把占领区人民搞得山穷水尽,食不果腹,甚至造成饥荒,并且在战争行为方面违反了海牙公约,但是德国人总还可以借口全面战争的迫切需要来为自己开脱,即使这不是什么正当的理由。但是盗窃文物对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并没有什么帮助。这种事情之所以发生完全是由于贪欲,由于希特勒和戈林个人的贪得无厌所致。

被征服各国人民对以上种种掠夺还能忍受得了。因为战争和敌人的占领总不免要带来贫困的。但这只不过是新秩序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最温和的一个方面。在幸而短命的新秩序中,最令人难忘的,并不是德国对物质财富的掠夺,而是对人的生命的掠夺。纳粹在这方面的道德堕落是人世间亘古少见的。千百万正直、善良的男女被强迫从事劳动;千百万的人在集中营里遭到严刑拷打;还有千百万的人,其中犹太人便有四百五十万,遭到血腥屠杀或被活活饿死,死者的遗体被付诸一炬,为的是焚尸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