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巴巴洛沙:轮到了俄国(第13/30页)

(施密特后来写道)希特勒那天下午回国时心中极为气愤。他已失望了三次——一次在汉达伊,一次在蒙都瓦,这次是在意大利。在以后几年的漫长的冬夜,这些劳顿的长途旅行,是他气愤地责骂忘恩负义的不可靠的朋友、轴心伙伴和「骗人的」法国人时经常出现的恬题。可是,入侵英国既已证明为不可能,他必须采取某种行动来贯彻对英国的战争。元首刚刚回到柏林,墨索里尼的军队在希腊遭到挫败的消息就传来了,这进一步使他深切认识到采取行动的必要性。不到一周,意大利在那里的「胜利的」进攻变成一场溃败。

十一月四日,希特勒在柏林的总理府召开了军事会议,他召集陆军的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以及最高统帅部的凯特尔和约德尔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于哈尔德的日记和所缴获的一份约德尔向海军作的关于这次会议的报告,我们知道了希特勒的决定,这些决定包含在希特勒十一月十二日所发布的第十八号指令中,这项指令的全文收在纽伦堡的记录中。

德国海军对希特勒的战略的影响变得很明显了,为摇摇欲坠的意大利盟国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也是如此。哈尔德注意到元首对意大利领导「缺乏信心」。因此决定不派任何德军到利比亚。原来鲁道弗·格拉齐亚尼元帅的军队在九月已经深入埃及六十英里而到达锡迪-白拉尼。希特勒决定要等到格拉齐亚尼到达马特鲁一梅尔沙时再派德军到利比亚去,而要到达这个地方还要沿海岸前进七十五英里。因此,如果到达的话,预料也不会在圣诞节前到达。同时希特勒决定要制定计划,派遣少数俯冲轰炸机前往埃及,袭击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舰队和轰炸苏伊士运河。

至于希腊,希特勒向他的将领们承认,意大利在那里的进攻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错误」,并且不幸危及了德国在巴尔干的地位。英国人由于占领了克里特和莱莫斯而获得了空军基地,他们从这些基地能够轻而易举地轰炸罗马尼亚油田,他们还由于派兵到希腊本上而威胁了德国在巴尔干的整个地位。为了对付这个危险,希特勒命令陆军立即制定计划,用至少十个师的兵力通过保加利亚入侵希腊,这十个师将首先派往罗马尼亚。他说,「预料俄国将继续保持中立」。

但是,十一月四日所举行的会议以及接着发出的第十八号指令,大部分是关于摧毁英国在地中海西部的地位的。

(指令说)将占领直布罗陀,将封闭海峡。

应当防止英国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另一个地点或在大西洋的岛屿上获得立足点。为占领直布罗陀、西班牙的加那里群岛和葡萄牙的佛得角群岛所用的代号是「菲立克斯」。海军还要研究占领葡萄牙的马德拉和亚速尔群岛的可能性。葡萄牙本土可能必须加以占领。这个行动的代号将是「伊沙贝拉计划」,德国三个师将要集结在西班牙-葡萄牙边界,以执行这个计划。

最后,法国海军的一些舰只和一些部队将要调出来,以便法国可以保卫它在西北非的属地以防英国和戴高乐的进攻,希特勒在他的指令中说,「从这个初步任务开始,法国参加反英战争的工作就可以充分地展开」。希特勒在十一月四日向将领们叙述的以及在一周以后的指令中所规定的新计划,在军事细节方面是很详尽的,特别是关于怎样通过德国的大胆袭击而占领直布罗陀,这些新计划显然使他的陆军首脑有很深的印象,认为是大胆的和精明的。但是实际上这些计划是权宜措施,不可能达到它们的目的,而且这些计划一部分是以他欺骗自己的将领为基础的。哈尔德说,希特勒在十一月四日向他们保证,他刚刚接到佛朗哥重新提出的关于与德国一起参加战争的保证,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是不很真实的。把英国人赶出地中海这个目的是正确的,但是为执行这个任务而派出的部队非常不够,特别是因为意大利的软弱无能。

海军作战参谋部在一个措词强硬的备忘录中指出了这一点,这个备忘录是雷德尔在十一月十四日交给希特勒的。海军指出,意大利在希腊的惨败——墨索里尼的军队现在已被赶回阿尔巴尼亚,并且仍在退却中——不仅大大改善了英国在地中海的战略地位,而且提高了英国在全世界的威望。至于意大利对埃及的进攻,海军直率地对希特勒说:「意大利决不可能进行它的埃及攻势。意大利的领导是很糟的,他们对局势毫无了解。意大利武装部队既没有胜任的领导,也没有军事效能,以必要的速度和决心在地中海地区进行所要求的战斗,取得胜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