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第8/16页)

不过,对德国人来说,此事非成功不可,侵入波兰的全部时间表,实际上也就是到底能不能在秋雨大降以前的短短时期内发动进攻的问题,全要看这一点来决定。德国人害怕,要是莫斯科不能在八月二十六日或者二十七日以前接待里宾特洛甫的话,要是俄国人稍稍拖延一下的话,九月一日的预走日期就无法保持了。

在这个成败关头,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了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到莫斯科去。他给斯大林的电报是在星期天(八月二十日)下午四点四十五分急急发到莫斯科去的,离他收到舒伦堡的电报刚好十二个小时。元首指示大使「立即」把它交给莫洛托夫。

莫斯科

斯大林先生:

我衷心地欢迎新的德苏商务协议的签字,认为它是改变德苏关系的第一步。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我说来,意味着确立德国的长期政策。德国从此将恢复过去若干世纪中对我们两国都属有益的政治方针——

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先生交来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认为迫切需要尽快地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

苏联所希望的补充议定书的内容,我深信,在最短期间就能够得到澄清,如果能有一位负责的德国政治家亲自到莫斯科去谈判的话。如若不然,德国政府就无法明白,这项补充议定书怎么样才能在短时期内澄清并解决。

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已变得不可容忍了——不论哪一天都可以爆发危机。德国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起以在它支配下的一切手段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

在我看来,鉴于我们两国都有建立彼此间新关系的愿望,最好是不要丧失任何时间。我因此再次建议你在星期二(八月二十二日)接见我的外交部长,至迟到星斯三,八月二十三日。德国外交部长有最充分的权力来拟定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外交部长在莫斯科只能逗留一天,至多两天,再长是不可能的。我将十分高兴得到你尽早的答复。阿道夫·希特勒

在以后的二十四小时中,从星期天(八月二十日)晚间希特勒给斯大林的呼吁通过电台发向莫斯科开始,到第二天的傍晚,元首一直是处在近乎精神崩溃的状态中。他连觉都不能睡。半夜里,他还打电话给戈林,说他心里嘀咕斯大林对他的电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且对莫斯科迟迟不作答复感到惶惶不安。到八月二十一日凌晨三点钟,外交部接到了舒伦堡的「特急」电,说威兹萨克早先通知他的希特勒要发给他的电报还没有收到。大使提醒外交部,「公务电报从柏林到莫斯科要四到五小时,包括两小时的时差在内。此外还必须加上翻译密码的时间」。八月二十一日(星期一)上午十点十五分,急得不得了的里宾特洛甫给舒伦堡发了一个急电说:「请竭尽全力保证我能成行,日期如前电所示。」中午过了不久,大使通知柏林:「我将于今日下午三时往见莫洛托夫。」

最后,到八月二十一日晚上九点三十五分,斯大林的复电才到了柏林。

致德国总理

阿·希特勒:

我感谢你的来信。我希望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将成为改善我们两国关系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我们两国人民都需要彼此间的和平关系。德国政府赞成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在我们两国之间消除政治方面的紧张状态并且实现和平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苏联政府命我通知你,他们同意冯·里宾特洛甫先生在八月二十三日到达莫斯科。约·斯大林

就翻云覆雨、不讲信义这一点而言,纳粹独裁者在苏维埃暴君身上真算得上是棋逢敌手了。现在他们两个人已经打开了道路,可以在一起最后完成这个不体面的时代一桩最卑鄙的交易了。

斯大林的复电是晚上十点三十分转到在伯格霍夫的希特勒那里的。本书作者还记得,几分钟以后——晚上十一点刚过——德国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突然中断了,广播员宣布:「德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已经协议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外交部长将在八月二十三日,星期三,到莫斯科完成这项谈判。」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俄国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他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可能在四天以后即星期六(八月二十六日)就下令进攻波兰——比原定计划提前六天。成全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元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