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第5/16页)

他最后说,所有这一类问题「都必须具体讨论,那样,在德国外交部长来到了这里以后,就不会仅仅是交换交换意见,而是能作出具体决定」。他再一次强调「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看来,缔结纳粹一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还是俄国人第一个倡议的——而且是在他们同法国和英国谈判必要时协同作战来制止德国侵略的时候倡议的。希特勒对「具体讨论」这样一个条约当然大喜过望,因为这个条约将使俄国置身于战争之外,从而能使他放胆进攻波兰而无需害怕苏联干涉。而如果苏联置身于外的话,他深信英国和法国是会不寒而栗的。莫洛托夫的这些建议正好就是希特勒所希望的东西;而且,它们比他所敢于提出的更具体,更痛快。只有一个困难:八月分快完了,而莫洛托夫还在那里坚持在德国外交部长访问莫斯科以前要有「充分准备」,希特勒可等不及苏联人这种慢吞吞的步子。威廉街在八月十六日清晨六点四十分就把舒伦堡关于他同莫洛托夫的谈话的报告用电话传给了在富许尔的里宾特洛甫,里宾特洛甫又急急忙忙翻过山到上萨尔斯堡去向元首请示。到了午后,他们就拟好了给莫洛托夫的答复,从电传打字机上传给在柏林的威兹萨克,指示他立即以「特急」电报发往莫斯科。

纳粹独裁者无条件地接受了苏联的建议。舒伦堡奉里宾特洛甫之命再次进见莫洛托夫并且通知他:

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如果苏联政府也有同样愿望的话,这项条约的期限可定为二十五年,期满以前不得废除。除此而外,德国还准备同苏联一起对波罗的海各国作出担保。最后,德国也愿意发挥影响来改进并巩固俄-日关系。

德国政府一切装作不急于同莫斯科做交易的伪装都抛掉了。

元首的意见是(里宾特洛南的电报接着说),鉴于目前时局的变化,并且鉴于不论哪一天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事变(在这一点上请向莫洛托夫先生说明,德国决不能无限期地容忍波兰的挑衅),亟需从根本上迅速澄清德俄关系,并澄清各自对当前问题的态度。为此,我已准备在星期五(八月十八日)以后的任何时候飞赴莫斯科,由元首授以全权,来谈判德俄关系的全部问题,而且,如果时机成熟的话,签订相应的条约。里宾特洛甫再次在这封电报后面加上了一段「附言」——他个人给大使的指示。

我要求你再一次把这一指示逐字读给莫洛托夫听,并且要求立即知道俄国政府和斯大林先生的意见。为让你心中有数起见,再告诉你一句绝对要保密的话,如果我能在本周未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话,对我们将特别有利。

第二天,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高山顶上十分着急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回答。莫斯科和柏林之间电讯来往当然不可能说来就来——然而那两位高居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顶上的人却似乎忘记了这一事实。到八月十七日中午,里宾特洛甫又给舒伦堡发了一封「特急」电,要求对方「用电报报告:你是什么时候求见莫洛托夫的,会谈安排在什么时候」。到吃晚饭的时候,那位被逼得很紧的大使的复电来了,也是「特急」,说的是他在前一天深夜十一点钟才接到外交部长的电报,要进行任何外交活动都太晚了。今天(八月十七日)早上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同莫洛托夫约好在晚上八点见面。对于现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纳粹领导人来说,这次会谈的结果是失望的。俄国外交人民委员不但知道希特勒在着急,而且无疑也完全知道是为了什么理由,因此他就想种种办法耍弄他们。在舒伦堡向他读里宾特洛甫的电报的时候,莫洛托夫并不怎么关心它的内容,听完了以后,他就拿出了苏联政府对德国外交部长八月十五日第一次来信的书面答复。这份复照一开头就尖刻地回溯了纳粹政府以前对苏俄的敌视行为,并且说,「直到最近以前,苏联政府行事都一直假定德国政府是在找机会同苏联发生冲突——更不用提德国政府利用所谓反共公约努力建立而且已经建立了一批国家反对苏联的统一战线这件事实了」。复照解释说,正是由于这个理由,俄国「才参与组织一个反对(德国)侵略的联合防御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