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第17/18页)
在他被逮捕以后不久,他被允许用请人在狱外代理的方法同前伯爵夫人维拉·捷尔宁结婚,她同前夫的婚姻关系已由教会法庭所取消。在战争的最后几年里,她被允许带着一九四一年生的孩子和他在集中营里一起过活。他们竟能度过这种监禁的磨难而幸免一死,真是一个奇迹。到最后,另有一些在希特勒激怒下遭殃的显贵人士也和他们一样被关入集中营,如沙赫特博士、前法国总理莱翁·勃鲁姆和他的夫人、涅穆勒牧师、一批高级将领、黑森亲王菲利普。后者的妻子,意大利国王的女儿玛法尔达公主,被党卫队一九四四年在布痕瓦尔德杀害,作为元首对她父亲维克多·爱麦虞埃背弃他投向盟国的报复。
一九四五年五月一日,这批显贵的囚徒匆促地从达豪南撤,以免被由西方挺进的美国军队所解放。他们到了南提罗尔山区的一个乡村里。秘密警察军官们给许士尼格看一张名单。根据希姆莱的命令,名单上的人要处死,以免落入盟军之手。许士尼格看到他自己和他妻子的名字「清楚地印在上面」。他的心冷了半截。历尽困苦苟延了那么久——可是在最后一分钟还是不免一死然而,在五月四日,许士尼格却能够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下午二点钟,警报!美国人!
一支美国部队接管了这个旅馆。
我们自由了!
希特勒不费一弹,而且没有受到其军队本来可以压倒他的大不列颠、法国和俄国的干涉,就为德国增加了七百万子民,而且获得了一个对他将来的计划具有莫大价值的战略地位。不仅他的军队在三面包围着捷克斯洛伐克,而且他现在还拥有了维也纳——这个通向东南欧的大门。作为前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欧和东南欧的交通和贸易中心。现在这个神经中枢落在德国人手里了。
或许对希特勒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英法仍旧不肯动一根毫毛来阻止他。三月十四日张伯伦在下院谈到希特勒在奥地利的既成事实,伦敦的德国大使馆用一连串紧急电报把辩论的经过情况报告给柏林。希特勒没有什么害怕的了。张伯伦说,「无可动摇的事实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制止(奥地利)实际发生的事情——除非我国和其他国家当初准备使用武力」。
希特勒清楚地看出,这位英国首相不仅不愿意使用武力,甚至不愿意同其他大国协作来制止德国以后的行动。三月十七日苏联政府建议在国际联盟内或国际联盟外举行一次各国会议,来考虑务使德国不再进行侵略的办法。张伯伦对举行这种会议表示了冷淡态度,三月二十四日更在下院中公开拒绝了这种主张。他说,「任何这类行动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只会加剧建立排外的国家集团的趋势,而这种集团一定——是不利于欧洲和平的前途的」。显然,他忽视了或者没有认真看待罗马-柏林轴心或者德意日的三国反共公约。
在这篇演说中,张伯伦还宣布了他的政府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一定使希特勒更为惬意了。他直率地拒绝了这种建议,即英国不仅应当保证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击时去帮助它,而且应当在法国必须履行法捷协议的义务时支持法国。这个直截了当的声明使希特勒的问题轻松了许多。他现在知道,在他扑向一头羔羊时,英国将仍然袖手旁观。如果英国不采取什么行动,法国不是也会这样吗?他的以后几个月里的秘密文件表明,他确信法国也将这样。而且他知道,根据俄国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缔结的协议的条款,苏联在法国未采取行动之前没有帮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义务。他要立即实施他的计划,知道这些情况就完全够了。
希特勒在德奥合并成功后可以认为,那些态度勉强的德国将领不再会妨碍他了。如果他对这点还有些怀疑的话,那未弗立契事件的结局当可消除这种怀疑。
我们前已谈到,军事荣誉法庭审理冯·弗立契将军被控男色罪一事在三月十日第一天开庭后就突然中断,因为戈林元帅和陆海军两位总司令被希特勒召去处理跟奥地利有关的更紧急的事务去了。审讯在三月十七日恢复,但是由于中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所以这次审讯必然变成虎头蛇尾的了。几星期以前,高级将领们深信,当军事法庭揭穿了希姆莱和海德里希陷害弗立契的难以相信的阴谋后;不仅他们的倒霉的总司令将复职,而且党卫队,或甚至还有第三帝国,可能甚至还有阿道夫·希特勒,都将动摇而垮台。结果却是一场泡影!二月四日,希特勒亲自接掌了武装部队的统率权,废黜了弗立契和他周围的大部分高级将领,从而粉碎了旧军官团的迷梦。现在他又不发一枪地征服了奥地利。在这种惊人的胜利以后,德国没有谁再去为冯·弗立契将军操什么心了,甚至那些宿将们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