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一九三一-一九三三年(第16/23页)
德国陆军一度曾经打发过德皇卷铺盖,最近在施莱彻尔的教唆下把格罗讷将军和勃鲁宁总理赶下了台,如今开刀开到巴本头上来了,这使他感到又痛心又惊讶。他立刻带了这个消息去见兴登堡,希望总统会撤换国防部长施莱彻尔而挽留他任总理,而且他的确是这么建议的。
「我亲爱的巴本,」态度坚决的老总统答道,「如果我改变主意,你会瞧不起我的。但是我年纪太大了,经历也太多了,我不能承担内战的责任。我们唯一的希望是让施莱彻尔试一试他的运气。」
据巴本说,「两颗大泪珠」滚下了兴登堡的脸颊。几小时后,下台的总理在清理他的办公桌时,有人送来了总统的一帧相片,上面写着「Ichhatt『einenKameraden!」(「你是我的同志!」)第二天,总统亲笔写信给他,表示免除他的职务,「心情颇为沉重」,并且重申对他的信任「仍未有丝毫动摇」。这倒是真话,不久就会得到证明。
十二月二日,库特·冯·施莱彻尔担任了总理,这是一八九○年伯爵格奥尔格·里奥·冯·卡伯利维·德·卡伯拉拉·德·蒙特古哥利将军接替俾斯麦以来第一个将军担任这个职务。施莱彻尔的阴谋诡计终于在他对此是一窍不通的经济萧条达到了顶点的时候,在他竭力破坏的魏玛共和国已经崩溃的时候,在没有人再信任他、甚至他摆布了这么久的总统也不信任他的时候,把他送到了最高的职位。但是除了他以外,几乎人人都很明显地看到,他在这个高峰上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纳粹党对此深信不疑。戈培尔十二月二日的日记中有这么一何话:「施莱彻尔被任命为总理。他不会呆得很久。」
巴本也这么想。他由于自尊心受了伤害,深感不快,渴望对他的「朋友和继任人」(他在回忆录里这么称呼施莱彻尔)复仇。施莱彻尔为了要巴本走开,让他担任驻巴黎大使,但是巴本谢绝了。巴本说,总统希望他留在柏林,「近在身边」。要对这个阴谋大师布置他自己的阴谋网,柏林是个最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巴本像蜘蛛一样忙忙碌碌地织起阴谋网来。随着多难的一九三二年接近尾声,柏林到处都是阴谋集团,而且集团内部还有集团。除了巴本集团和施莱彻尔集团以外,总统府也有一个集团,在那里,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和他的国务秘书梅斯纳操纵着幕后的实权。西泽霍夫饭店也有一个集团,在那里,希特勒和他周围的人不仅在搞阴谋夺取政权,而且在搞阴谋干掉对方。不久,这种阴谋网越来越错综复杂,到一九三三年元旦时,这些阴谋家已经弄不清楚到底是谁在暗害谁了。不过,过不了很久,他们就会弄清楚的。
三 施莱彻尔:共和国的最后一任总理
「我执政只有五十七天,」施莱彻尔有一次在留神倾听的法国大使听得到的地方说,「而且每一天都给背叛了五十七次。以后别跟我说什么『德国式的忠诚』了!」凭他自己的生涯和作为,他当然是这个问题的权威。
他一开始当总理,就邀格利戈尔·施特拉塞当德国副总理兼普鲁士总理,施莱彻尔由于邀希特勒参加他的政府失败,现在打算向施特拉塞放下这个钓饵来分裂纳粹党。有理由相信他是可能成功的,施特拉塞在党内是第二号人物,在党内左派分子中间,由于他们当真相信国家社会主义,他比希特勒更有人望。他是党的组织部门领导人,同地方各级党领袖有直接联系,看来颇得他们的拥护。他现在相信,希特勒已使他们的运动走到了绝路。比较激进的一些党徒已经开始投向共产党一边。党本身在经费上已陷于破产的境地。十一月间,弗里茨·蒂森曾经提出警告说,他已无法为他们的运动募到捐款。现在根本没有经费来付成千上万的党内工作人员的薪水或者维持冲锋队,仅仅后者,一个星期就需要二百五十万马克。纳粹党许多报刊的承印商也扬言要拒印他们的出版物,除非偿清欠账。戈培尔在十一月十一日的日记中谈到了这一点:「柏林组织的财务情况已经毫无希望。除了债务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十二月间,他担心党内工作人员必须减薪。最后,十二月三日施莱彻尔会见施特拉塞那一天,图林吉亚选举结果,纳粹党丢了四十%的选票。显然,至少在施特拉塞看来是如此,纳粹党要靠选票取得政权,一辈子休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