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上帝和国家的名义吉罗尼莫(第10/10页)
就在奥巴马宣布撤军不过三个月,2011年9月20日,阿富汗前总统、阿富汗伊斯兰促进会主席布尔汉丁·拉巴尼在家中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身亡。拉巴尼归国后,于2010年当选为阿富汗和平委员会主席,致力于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和平谈判。当他在家中接见塔利班谈判代表时,“塔利班代表”取出藏在头巾中的炸弹,引爆炸弹与他同归于尽。
连续不断的自杀性炸弹爆炸声中,驻阿富汗美军持续撤出。毕竟,2009年提出“改变”口号的奥巴马,入主白宫之路很大程度是由其撤军主张铺就的。2014年,奥巴马再度宣布了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他表示,驻阿富汗美军计划在2016年底与他本人一同“离任”。“美国耗时最长的战争将负责任地结束。”奥巴马不无自豪地说。结束两场战争(还有伊拉克战争),从两个战场上撤军,一直被奥巴马视为自己的“核心外交遗产”。他就此断言:“美国外交政策从此将翻开新的一页。”不过,美国国内对奥巴马及其政府的外交政策却一直给出的是“软弱”的评价。
按照奥巴马的计划,驻阿富汗美军2014年后减少至9800人,2015年再减半,到2016年底,美国在阿富汗只会保留不到1000人的兵力,用来保护使领馆。然而,塔利班近年来有卷土重来之势,在阿富汗控制范围甚至渐渐达到2001年阿富汗战争开始以来的顶峰。同时,更恐怖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也渗入阿富汗,并不断壮大。奥巴马只得承认,鉴于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依然“危险”,阿富汗安全部队尚未“足够强大”,美国在2016年一年间连续三次暂缓撤军。塔利班对此的回应是,这只会延长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14.9万兵力都没能实现的事,奥巴马用8400人更做不到。”
阿富汗至今仍处在走向和平的漫漫长路中。美国坐困阿富汗僵局的这些年间里,中国的崛起渐渐开始重塑世界格局。2014年,“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令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宏大理想,也让阿富汗看到了和平与复兴的崭新希望。
人们想起,位于亚洲中部的阿富汗在古老的历史中曾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代的丝绸之路上,阿富汗是一条连接东西方交流的纽带。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却是一块被现代文明远离的土地。阿富汗希望能恢复和平,重拾当年的地位,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正是阿富汗可以借助的重要契机。商人们发现,通过“一带一路”,中国的货物将向西穿越中亚,从南亚的港口出海,这意味着处于中亚运输走廊中心位置的阿富汗将迎来一轮新的繁荣。阿富汗的各派政治家明白,要采取补救措施,让阿富汗尽快拥有进行安全快速货物运输的基础设施,将阿富汗与中国、欧洲乃至世界联系起来。更有有识之士看到,得益于地理优势,阿富汗在“一带一路”中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能源运输中转站。阿富汗有很多潜在项目,天然气管道就是关键的一项。阿富汗除了可以从能源运输中获得急需的能源,这些能源还能在进一步促进阿富汗经济发展上发挥作用。阿富汗的民众开始理解,他们未来的和平与繁荣取决于阿富汗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的角色。
2016年,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金融主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向超过900项计划投资8900亿美元。中国还宣布了一项400亿美元的“丝绸之路基金”为“一带一路”计划进行投资。这项慷慨的计划将覆盖超过60个国家——其中包括阿富汗。全世界都明白,中国正在西望。中国一直积极参与阿富汗事务,从庞大的投资计划,到作为协调方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和平谈判,中国一直为阿富汗的和平与未来贡献力量。中国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勇气重新去面对阿富汗这个动荡国家的现状,去期待阿富汗的未来。
阿富汗的未来,所有人拭目以待。
注解:
[1] 红队是“海豹”6队下属的4个中队之一,整个“海豹”6队大约有300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