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蟒蛇”与“红翼”(第7/12页)

连续两次进攻后,美军发现自己对敌情相当不明。基地组织武装分子人数不是情报上显示的150—120人,而是多达500—1000人,地形的复杂和工事的坚固也远远超出估计。此后美军连续增调兵力,当时驻阿富汗美军的地面作战人员共有8000—9000人,其中三分之一被调到这里。阿富汗临时政府国防部长法西姆也增派了一支由700名步兵和多辆坦克组成的部队,从喀布尔赶来参加战斗。美军同时极度强化空中攻击力量,对此地全力封锁,采取猛烈打击,战况十分激烈。空中打击的同时,美军也通过飞机向沙伊科特山谷散发新的传单。传单上,拉登被刮胡剃须,头发短了,身穿合体的米色西服,一改伊斯兰传统形象,一副西化模样。传单另一面是一幅印有基地组织成员尸体的图片,旁边的文字说明是:杀人犯和懦夫已经抛弃了你。传单试图向山谷中坚守的基地组织成员传达这样的信息:本·拉登已经放弃了他的下属,并且拒绝反思失败原因。难以评估这样的传单起了多大作用,直到3月18日,经过反复进行搜剿完毕,美军终于结束了战斗。

美军在原计划中预测,“蟒蛇”行动将只是一场3天之内即可结束的小规模战斗。它后来却持续了17天,而且前7天的交战都很激烈。最终结果,美军15人死亡、82人受伤。美军估计他们在战斗中至少击毙了500名基地组织成员,具体杀敌数大概在500—800之间,不过清点战果,仍然是没有能消灭重要目标,拉登和奥马尔依旧在逃。同时,至少有几百名基地组织成员逃脱。

这就是美军的阿富汗战争,与战果辉煌的城市攻坚战大相径庭。塔利班已经化整为零,基地组织也不再正面交战,拉登和奥马尔都失去了踪影。美军失去了一眼可见的敌人,但情报能力又不足以找到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准确踪迹。阿富汗东部的地形极度复杂,像托拉博拉和阿马山区这样的地方在阿富汗还有无数。地形如此,民情更是复杂。这里是普什图人的兴起之地,普什图人有约90个部族,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得他们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观念,比如荣誉和复仇,又比如绝对服从族长。在这种地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隐藏和游击如鱼得水,美军原有的军事优势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4年,美军一度希望借助在伊拉克抓获萨达姆的经验,再度使用特种作战力量,出动多国部队1.35万人,使用所有空地军事技术能力,卷起一阵“山地风暴”,力图要在阿富汗南部和东部边境地区抓获拉登。不过在漫长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线上,这些力量太过单薄,大范围搜索甚至没有可能。2004年3月16日,美军协同巴基斯坦军队7000多人,圈定一个情报显示有“重要敌踪”的50平方公里边境地区,同400多名基地组织武装和当地部落武装发生激烈交火。这里简直是一个国中国,战斗持续到3月22日,美军与巴基斯坦军队合计伤亡100人,取得“歼敌过己”的战果,但又一次计划落空了。

2005年6月底,美军动用“海豹”突击队,在阿富汗库纳尔省山区展开了著名的“红翼”行动(Operation Red Wings)。这场行动的真实细节是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都无法比拟的,其惨烈令人动容。在2011年之前,“红翼”堪称是“海豹”突击队4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执行任务的4名队员中有3名阵亡,前去救援的美军士兵中亦有16人牺牲,其中的谜团至今仍有许多没有解开。

“红翼”行动是一次4人先期侦察和监视任务,时间是2005年6月底,由“海豹”突击队上尉迈克·墨菲现场指挥。根据事先预定的行动计划,“海豹”4人小队的任务是潜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库纳尔省阿萨达巴德村西侧外围的山区,搜索塔利班武装一名高级指挥官的行踪。这名塔利班高级指挥官叫沙马克,多次策划针对驻阿富汗美军的恐怖袭击行动,位列美军的“高价值目标”。同时,“海豹”小队还要搜寻当地一支200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行踪。在确认发现目标动向后,“海豹”小队要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提供坐标,由驻扎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美军主力部队进行攻击。

“海豹”4人小队除了指挥官迈克·墨菲上尉外,还有马修·阿克塞尔森、马库斯·鲁特埃勒和丹尼·戴兹3名中士。鲁特埃勒是小队的医护兵,还为阿克塞尔森担任狙击观察手。阿克塞尔森是“海豹”小队的狙击手,丹尼·戴兹则负责无线电通信,小队由迈克·墨菲上尉统筹指挥。当行动需要时,将视当时的具体情况由马库斯·鲁特埃勒和马修·阿克塞尔森中的一人完成狙杀目标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