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联入侵(第22/23页)
突袭行动开始时,由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副营长萨哈托夫率领着12名队员已经乘坐“嘎斯”汽车提前5分钟出发了。当他们经过阿富汗警卫旅第3营驻地时,这里已经拉响了警报;所有阿富汗士兵携带枪支弹药在营房前戒备,营长和其他指挥官就站在队伍前面,禁止苏联人进入他们原来直接布防的第二层防御圈。萨哈托夫当机立断,命令汽车全速冲向阿富汗军队的指挥官。眨眼之间,第3营的指挥官就被碾在了“嘎斯”的车轮下。萨哈托夫和队员跳下车,占据有利地形,开始向阿富汗警卫旅第3营射击。失去指挥官的阿富汗士兵变成了一堆拥挤的人群,在2挺机枪和8支冲锋枪的射击下,200多名阿富汗士兵顷刻间全被消灭。随后,萨哈托夫又成功抢夺了达鲁阿曼宫后面的T-54坦克。
听到萨哈托夫与敌人交火后,科列斯尼克立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在火焰喷射器的作用下,阿富汗警卫旅第1营的士兵根本冲不出营房。科列斯尼克命令装甲运输车连和步兵战车连封锁阿富汗警卫旅驻地,然后集中力量攻击达鲁阿曼宫主楼和四周5个警卫楼。攻坚组配备了防弹衣、头盔和攀援器械,由贝洛诺夫上校率领,乘坐10辆步兵战车,在2辆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的掩护下沿着环形上坡路冲向达鲁阿曼宫。
苏军的BMD-1步兵战车在设计上偏重于机动性,没有稳定火控系统,且防护不足。由于没有稳定火控系统,战斗车上的14.5毫米高射机枪和73毫米炮在战车高速运动中往往很难打准,无法发挥稳定精确的持续火力;所以,冲击的时候苏军战车必须短停射击,以保持稳定。偏偏战车的防护不足,射击的同时几乎成为敌方的固定靶。冲击部队推进至山脚的时候,是阿富汗警卫旅火力最强的时候,机枪发射的7.62毫米穿甲弹射穿了第一辆BMD-1步兵战车;步兵战车随即起火,上面的步兵跳车用云梯攀爬,余下的9辆推开第一辆,继续沿着环形上坡路冲向达鲁阿曼宫,开到了正门前。
与此同时,第154独立特种兵分队其余人员分乘20辆步兵战车,散开攻击四周的5个警卫楼。每4辆BMD-1步兵战车和2辆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负责攻击一个警卫楼,掩护攻坚部队冲上山顶。自行高炮具有稳定密集的低伸火力,射程也较远,有效压制了阿富汗警卫旅从窗口射出的火力;如果没有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参战,恐怕苏军会损失更多的BMD-1步兵战车。
炸开正门后,154独立特种兵分队与克格勃的“雷霆”“天顶”特种部队一起冲进了达鲁阿曼宫,同阿明的私人警卫连展开了激烈枪战。随后不断有完成攻坚警卫楼任务的苏军特种兵从各个窗户进入室内,参加战斗。
贝洛诺夫率领队员从达鲁阿曼宫的中央入口冲进楼内。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搜遍了一楼所有的房间,一个人影也没有,于是他们小心翼翼顺着楼梯准备向二楼冲去。阿富汗人从二楼不断向苏军特种兵扔下手榴弹,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顽强阻击着苏军的进攻,短兵相接的战斗达到了白热化。走廊和楼梯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双方人员的尸体。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苏军终于冲上了二楼。他们数人为一组,沿着走廊交替掩护,搜索前进。遇到房门先是一阵横扫,接着踢开房门扔进手榴弹。就这样,队员们迅速肃清并俘获了不少阿富汗警卫。苏军特种兵又向三楼猛冲,三楼的警卫没进行较大抵抗就退守到四楼,苏军很快占领了三楼。
正当贝洛诺夫准备率领队员向四楼发起攻击时,发现通往四楼的通道已被预置的水泥障碍牢牢堵死,阿富汗警卫连还击的火力更加猛烈。贝洛诺夫明白阿明就在四楼,离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决不能动摇信心。他冒着误伤自己人的危险,下令苏军特种兵用火箭筒近距离轰击水泥障碍。随着几声巨响,水泥障碍被炸得粉碎,苏军特种兵不等硝烟散尽,一股脑地冲上了四楼。
在走廊内苏军特种兵与阿明的卫兵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卫兵的抵抗意志出乎苏军意料,最后苏军付出很大代价才将他们全部消灭。之后,苏军逐屋进行搜索,发现一间屋子被铁门紧紧锁住。贝洛诺夫明白阿明肯定在里面,于是下令立即炸门。随着房门被炸开,苏军特种兵冲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