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搏击短吻鳄(第6/8页)

从巴林出发的七个小时旅程似乎漫长无期,我们仍在喀布尔以南,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航程,我们沿着阿富汗东部崎岖的边界继续向北飞行。这条边界向北一直延伸到古老的开伯尔山口①,然后通往兴都库什山脉北部雄伟的山峰和幽深的峡谷。其后,兴都库什山脉突然转向,进入塔吉克斯坦和中国境内,最后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部相连。

我正在读行动指南,像英国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莉斯蒂笔下的神探一样熟悉和消化相关背景知识。查尔曼和左哈伯是两个重要的地点,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就是从这里逃脱美军的空中打击和地面围剿的。这些部落男子翻越海拔一万六千英尺以上的崇山峻岭。

我们的行动区域位于俾路支斯坦北部。在旅程的最后几个小时里,我试着找到该区域的一些数据资料,结果一无所获。这是因为这一山区没有发生过多少重大事件,城镇寥寥无几,村庄也稀稀落落。这真够滑稽的,因为换个角度看,世界上所有重大的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密谋、策划、罪恶、恐怖主义,以及无数旨在攻击西方、尤其是针对美国的图谋都在这里萌生。

巡航导弹已经把这一地区犁了一遍,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真正重拳将是一种巨型炸弹——BLU-82B/C-130,越战时叫做"突击天穹",现在绰号"雏菊切刀"。这是一种从高空投掷的常规炸弹,重达一万五千磅,因为太重,其他攻击机的挂架无法挂载,只能由巨大的MC-130飞机投放。

这东西威力无比,最初是设计用来在丛林中开拓直升机降落场的,在阿富汗则被用来杀伤藏身于洞穴中的武装分子,杀伤半径可达九百英尺,几英里之外都能看到爆炸产生的火光,听到发出的巨响。BLU-82B是迄今最大的常规炸弹,而且绝无任何放射性尘埃(不过广岛原子弹的威力是BLU-82B的一千倍)。

"雏菊切刀"性能超群,安全可靠,投放时也不会受到风速或气温影响。它采用了传统的炸药制造技术,将可燃剂和氧化剂合二为一,与小型炸弹上采用的燃料空气战斗部完全不同。它长将近十二英尺,直径超过四英尺。

投放BLU-82B之前,载机必须依据来自地面固定雷达或机载导航设备的参数,进行精确定位。导航员还需要精确计算弹道和风速的影响。

炸弹爆炸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这决定了这种炸弹不能在低于六千英尺的高度投放。其战斗部装载了一万两千六百磅廉价的GSX混合炸药①,引信会在距地面几英尺的高度将其引爆,从而避免形成弹坑,让爆炸的全部威力在地面形成巨大的冲击波,产生每平方英寸一千磅的高压。"雏菊切刀"由此得名。

美国从未公布向"基地"组织营地所在的托拉博拉地区投下了多少这种炸弹。但至少有四枚,可能多达七枚。根据五角大楼的公开声明,在接到发现本·拉登的报告后投放了第一枚这种炸弹。这种炸弹在地面上就能产生那么剧烈的冲击,更何况是在洞穴里!我们只能想象它在"基地"组织高层藏身的洞穴里会产生怎样巨大的冲击效应。上帝,真是够狠的。这种东西一次能干掉成千上万名敌人。美国对恐怖分子也进行了猛烈轰炸,炸平了他们位于北部城市昆都士的据点,将他们赶出了喀布尔以北的首马里平原,并对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周围他们任何可能的藏身之处进行地毯式轰炸。而四年后的今天,我们正乘着C-130运输机奔赴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在2001年秋天,"基地"组织要么在美军的进攻下溃散,要么缴械投降。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们在巴基斯坦境内重新集结,进行重组,发起反击。

他们不仅逃过了美军的轰炸,逃过了阿富汗北部联盟的步步进逼,还躲过了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搜捕行动。当时美军虽然布下天罗地网,但仍然没有抓住本·拉登、奥马尔及其他头目,这让美军深感挫折。他们当时迅速地逃离了军事打击,并很快进入边界那边的巴基斯坦山区。

这次撤退也给了他们宝贵的时间。在与美军作战中,他们无疑损失惨重。在实地了解美军的作战实力和战术之后,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招兵买马,训练新一代支持者。仅仅四年,现在他们又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战斗部队,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展开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