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国的利益(第3/4页)
尽管地理优势会使欧洲国家对我们采取行动时面临种种不利,但这不足以保证我们的绝对安全,只有继续加码才能使天平向我们倾斜。上述因素仅仅具有防御性,还是一部分而已。虽然我国的海岸距离欧洲遥远,但不是不可到达的;它们未设防御,只能抵抗较短的时间。如果欧洲出现三个月的和平,任何一个海上强国都可能动用足够强大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侵略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处境就相当危险。
如果我们的海防力量不能变得强大,在贸易或战争方面就只能消极防御,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周围充满了斗争,“生存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词语我们如此熟悉,却很少有时间去细细体会它们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我们一直在用合法的程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即使有时候会对我们造成损害。难道我国的人民就不能站出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吗?还是任由其他国家一步步侵入自己影响一直占上风的地区而无动于衷?
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有着遥远的距离,这与我们的市场孤立和航海方面利益减少有着重大关系。面对着标明了主要贸易路线的大西洋地图,我注意到的却是相对冷清的地区,如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以及邻近的国家、岛屿。一条宽阔的运输带从北大西洋海岸延伸到英吉利海峡,另一条从不列颠群岛经由地中海和红海通向东方。而从西印度群岛发出的是一条细线,它标志着英国在一个地区的贸易量。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加勒比海带给欧洲的利益是极小的。
不过,一旦中美地峡被凿通,运河投入使用以后,该地区的商业价值就会迅速提高。因为只要是使用运河的船,就一定会经过加勒比地区,它将成为商业活动和政治利益的聚集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美国防备最强的地区寻找支撑点。大多数的美国人对门罗主义只有浅显的认识,但这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却对所有的人产生了影响,它引发战争的可能性比实际利益还要大,这种情绪引起的争端不是国际法或者道义权威能够化解的,因为争端的起因是利益而不是权利。法国和英国为了未来的长远利益,对所掌握的港口加强了管理,而在加勒比海的岛屿中和大陆上,有许多要点掌握在实力弱小的国家手中。难道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落入强大对手手里?我们只有把它们先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具有守住它们的力量,才能使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失。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认真观察外部世界的变化。我们国家逐步发展的生产力这么要求;日益开放的大众这么要求;美国处于两个大洋之间的地理位置也这么要求,并且会因即将出现的通道而强化。这种趋势还会因欧洲国家在太平洋地区殖民地的增加、日本的进步,以及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州人们的进步精神而加强。
前文提到,在当前我们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一条横穿地峡的运河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太平洋沿岸会更危险。运河的修建不会使大西洋的海岸更加暴露,只会使大西洋及其所在的国家遭受到更多的外来危险且无力对付它们。而海上强国控制的通道会缩短太平洋海岸和欧洲之间的路线距离,从而使太平洋沿岸的危险大幅度上升。这种危险一方面体现为欧洲可以更方便地派遣舰队,另一方面,是某个强国可以在太平洋沿岸驻扎比原来实力更强的海军,以便有需要时被迅速召回国内。但是,如果我们在太平洋港口的实力能够大大加强,我国的海军优势就有了保障。由于太平洋港口入口的宽度和深度有限,鱼雷艇不能保证旧金山和普吉湾这两个中心位置的绝对安全,因为舰队可以通过炮台,所以,还需要派驻海岸防御舰队,与炮台有效配合反击敌人。这些舰船只能在指定的港口附近活动,它们是该港口的部分防御力量。这些舰队还可以在战争时给海军提供支持,它们不必具备远航的能力,但装甲和火力方面必须得到加强,使它们具备强大的攻防力量。
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没有非常接近我国的太平洋海岸,从而可以将它纳入自己的海岸防御舰队行动范围之内的港口,而英国是否会在温哥华岛部署舰队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只要加拿大太平洋海岸的交通被截断(我国一直有能力发起这样的打击),温哥华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这时,英国为了保护温哥华和加拿大的太平洋海岸,就一定会对我国的太平洋海岸施加压力,而我国目前的海防力量绝对阻止不了它。明知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切断加拿大太平洋海岸的交通线呢?整个加拿大的重要性也比不过我们易受攻击的大城市。况且,即使我们加强海岸防护,英国那样做成功的可能性也很高。我们给加拿大造成的损失能与我国海岸贸易被截断损失的利益相比吗?能与波士顿、纽约、特拉华和切萨匹克湾遭受封锁造成的损失相比吗?而英国的确有能力对我国的这些重要城市进行封锁,其他国家绝不会出面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