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理论(第5/8页)

这样,理论能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它可以为他们指明道路,让他们能够顺利前行,并阻止他们误入歧途,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如果有一个专家费尽心血来研究一个本来隐晦不明的问题,那么他对该问题的了解自然要比只用短暂时间来研究该问题的人深刻得多。我们建立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让别人无需埋头于故纸堆中搜集整理资料从头开始研究,便能利用整理好和研究好的成果。

理论要用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更准确地说,理论应当促使他们自修,而不是跟着他们一起上战场。这好比高明的老师要做的是启发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牵着他走路一样。

如果我们从理论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原则和规则,如果真理自然而然凝结成原则和规则这样的晶体,那么理论不但不会和智力活动相对立,反而会将这些原则和规则突显出来。

但是,理论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要与人们思考的逻辑关系相一致,明确诸多线索的汇合点,而不是为了建立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因为这些原则和规则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思考的基本线索,而不是像路标那般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我们只有认可上面的观点,才能够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只有认可了上面的观点,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一套颇为满意的作战理论,即建立一种有用的、与现实不会相互矛盾的作战理论。而且,只要这种理论得到恰当的运用,它就会跟实际接近,最后彻底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这种反常的现象。

这种现象造成理论和健全的理智相对立的原因往往是不合理的理论所引发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它经常作为一些智力贫乏而愚昧无知的人的辩护词。

所以,理论应该考察目的和手段的性质:战术上的目的和手段。在战术中,手段是用来进行斗争的受过训练的军队,其目的是获得胜利。至于要如何进一步确定胜利的概念,我们会在后面详加论述,在这里,我们只要记住让敌人退出战场便是胜利的标志就足够了。

有了这样的胜利,我们便达到战略为战斗规定的目的。这种目的让战斗具有真正的意义,这种意义会对胜利的性质产生一定的作用。以削弱敌国军事力量为目的的胜利和以攻占某个阵地为目的的胜利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战斗的意义会对战斗的组织和实施产生明显的作用,所以也应当作为战术的一个研究对象。

在战术上使用手段的各种条件

既然有些条件是战斗不可或缺的,会多少对战斗发生影响,那么它们也应当是战术考虑的对象。这些条件即时间、地形和天候。

时间

昼夜之分会对战斗产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的范围显然超过昼夜的界线,因为每次战斗都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大规模战斗甚至要持续很多小时。对于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来说,究竟是从早上开始行动还是从下午开始行动有着巨大的差别。不过,有些战斗是不受时间的影响,一般而言,时间对战斗的影响整体上是有限的。

地形

地形最好分为地区和地貌两个概念,严格地说,倘若战斗是在完全平坦的荒原上进行的,那么地形对战斗便没有什么影响。

在草原地带,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发生,但是在欧洲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欧洲民族间的战斗不受地形的制约是难以想象的。

天候

天候对战斗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情况极为少见,其实,只有大雾会对战斗发生一定的影响。

战略上的目的和手段

在战略上,原本只有胜利,即战术成果是手段,能直接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最终的目的。战略在运用手段达到目的时,多少会受到对此产生影响的那些条件的制约。

在战略上使用手段时离不开的各种条件

这些条件仍然是:时间(不过应该包括季节)以及天候(不过是指严寒等特殊现象),地区和地貌(不过地区还应该扩大理解为整个战区的土地和居民)。

构成了新的手段

把上述条件和战斗成果结合起来,战略就让战斗成果——当然也就让战斗本身——有了特殊的意义,即让战斗具有了特殊的目的。不过,只要该目的无法直接导致媾和,而只是从属性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它当成手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具有不同意义的战斗成果或胜利都当成战略上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