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与命运相搏到底 (湘西会战)(第7/14页)

偷袭者并不因为被笼子夹过手就偃旗息鼓。4月24日晨,天刚蒙蒙亮,就有一群日军在渡过河后,迅速钻进油茶林,从侧面攻击高札坡。

虽然日军仍是小部队,只有四五十人,但却个个都是挑选出来的敢死队。当他们以晨雾为掩护摸上山顶时,被山头守军的一个班长发现并立即问道:“什么人?”

早在日军第一一六师团进攻常德期间,由汉奸组成的“宣抚班”就经常帮着日本人杀害同胞。他们或者穿着日军军服,或者只戴一顶日军军帽,然而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却表现得“比日本人还凶”。第一〇九联队中也有一大帮来自沦陷区的汉奸,这支日军小部队里就有一个汉奸,听到班长发问,他赶紧答道:“问什么?自己人!”

话音未落,枪声响起,班长应声倒地。日军迅速冲上前,守军连拉枪栓、压子弹的简单操作都来不及完成,只能端着刺刀直接与敌人进行拼刺,山顶上顿时充斥一片“杀——杀——”的叫声。

守军增援部队闻讯赶来。当他们冲到山腰时,山顶上的喊杀声已经戛然而止,只见生还的官兵从阵地上撤下来,个个满身是血。

日军敢死队大半被刺死在山顶。和上次一样,还是漏网了三人,其中就包括那名汉奸。三个家伙在逃跑时迷了路,于是便由汉奸出面问路,结果被中国军队发现并全部击毙。

这场惨烈的阻击战,守军伤亡也很惨重。前去高札坡运送伤员的担架队跑上跑下,应接不暇。

龙潭只在咫尺之间,可是日军第一〇九联队想尽办法都挤不过去。菱田师团长只得改变原先的作战计划,将该联队的首要任务缩小为占领龙潭。

要占领龙潭,就得先完全控制住鹰形山、牛形山。这两座高地都处于两军相持状态,其中牛形山因古松参天,林涛呼啸,在战史上又被称为“松山高地”,4月25日夜,日军第一〇九联队第三大队偷袭并占领了这座高地。

次日,五十一师在炮兵的支援下,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之后便对松山高地发起逆袭。在补充训练阶段,五十一师增加了许多未满20岁的青年士兵。因为训练时间较短,这些士兵的作战经验和技巧尚有欠缺,因此围绕他们所设计的战术,便集中在行之有效的手榴弹战上。

这种手榴弹战可巧妙地运用于阵地逆袭上。在冲锋号中,三人一组的手榴弹投掷班不顾一切地进行冲锋,一边冲,一边从山腰向山顶投掷手榴弹。

为了夺回阵地,各冲锋部队常常要组织和发起两次乃至三次以上的波状逆袭,还有人在山腰放火,对山顶进行火攻,总之是不把来犯之敌驱走绝不罢休。

在实施防御的过程中,牛形山的工事不断得到加强,附近村庄里的木头、门板、家具、棉絮、蚊帐都成了筑工事的材料,但被双方都视为战斗屏障的却是山梁上的巨石堆。

巨石堆周围地势开阔,两边的敌对双方都不敢轻易离开巨石或贸然露头,唯恐一不小心成为枪靶子。于是两军便围绕着这一天然工事展开短兵相接的血战,先是互掷手榴弹,接着白刃互搏。

盲人摸象

在牛形山山下的村庄里,村民除了少数担任支前民工外,大多数都已经“跑反”,也就是疏散了,只有一些老弱或妇女留守在家,可以帮着守军置办伙食。

有一天,五十一师的三个士兵从鱼塘里捉到几条草鱼,让乡亲们给他们煮鱼汤喝,可是还没有等到草鱼下锅,这三个士兵就接到了开赴前线作战的紧急命令。

乡亲们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鱼汤,然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人撤下前线。第二天,终于有几个浑身是血的士兵从牛形山上撤了下来,不过并不是原先捉鱼的那三个人。

见乡亲们询问,士兵号啕大哭,他们说,全连能够完好地走下战场的就他们几个……

五十一师重新控制了松山高地,在近战过程中,该师将日军一个中队斩杀殆尽,自身也伤亡惨重。山梁之上,巨石与巨石间的缝隙都被手榴弹木柄给填满了,士兵们血肉模糊的尸体横陈交错,惨不忍睹。

截至4月25日,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和第一百军相继出击,将日军第一〇九联队主力包围于圭洞以东的崇山峻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