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勋章的梦想(第7/13页)
“风。闭嘴。”
布罗耶尔真想不顾一切地打开电台听筒,这样就会有人跟他们聊天。他不在乎这样做是否会惹少尉们生气。他又发起抖来。耳畔传来呼呼的声音。两个人一下子神经紧张起来,慢慢地把步枪向前伸去。
“那是什么声音?”布罗耶尔低声说,“空中的声音。”
“不知道。蝙蝠?闭嘴,该死的。”
威廉斯用他的靴子踢了踢布罗耶尔的脸。布罗耶尔压低嗓门发出一声诅咒,再把眼镜向鼻子上推了推,他知道那是一句反话——反正啥东西也看不到。他慢慢地把威廉斯的靴子推开。他把额头靠在拳头上,以使眼镜不沾着地面,他闻了闻潮湿的泥土,感觉到钢盔冰凉的边缘正挨着他的脖子。他抓起一把泥土,尽可能用力地捏着,想要把恐惧全都捏进泥巴里,再把它扔出去。一阵风掠过他潮湿的军用衬衫,吹得他的背上凉飕飕的,他打了个寒噤。他开始祈祷,祈求上帝让风和雨停下来,以便他能听到周围的动静。就在这时,威廉斯在黑暗中伸出一只手,在他的背上轻轻地拍了拍。
那天晚上,上帝并没有让风或雨停下来。不过第二天,雨确实停顿了两个小时。由于有安全巡逻的保障,6架直升机在没有遭遇射击的情况下成功降落了,把休完疗养假和病假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以及水、食品和弹药一股脑倾倒下来。此外还有大量为即将到来的G炮兵连清理山头用的C-4炸药,这也是B连先期来到马特峰的原因。
梅勒斯渐渐习惯了巡逻生活的紧张单调。日子一天天流逝过去,幸运的是一直没有跟敌人接触。最终炮兵连来到了这里,他们为构建炮位把泥土炸出一个个深坑,并挖建了掩体。马特峰被折腾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山顶上的树木都被摧残光了。寸草不留的地面慢慢变成了一块潮湿的荒地,这里有丢弃的C口粮纸板箱、猫儿洞似的茅坑、掩埋的垃圾、焚烧过的垃圾、沟槽式厕所、从国内带来的丢弃的杂志、破碎的弹药集运箱,以及磨损的塑料沙袋。曾经被茂密丛林覆盖的地面现在全都变得无遮无蔽,上面的残根枯枝就像动物的尸骨。一台小推土机把山顶推成了理想的平地。随后用直升机运来的一门门榴弹炮,看上去就像是悬垂在钓钩下晃来晃去的一条条大鱼。几小时后,大炮就开火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折磨着人们的耳朵,摇撼着人们的身体,而到了夜间,它还赶走了人们宝贵的睡眠。
大炮的猛烈齐射使梅勒斯猛地清醒了。从他上次做完夜间巡查、再爬进自己的棚屋以来,时间仅过去了一个小时。肾上腺素的作用使他全身一阵激灵。他试图用缓慢的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四周大雨滂沱,漆黑一片,系住棚屋的电线随着一阵阵的狂风发出劈啪的声响。梅勒斯紧紧地拉着裹在身上的湿漉漉的尼龙雨衣,翻了个身把膝盖蜷起贴到胸前,试图保住身上仅有的一点温暖。
今天没有巡逻。这就像是被判了个缓刑。
炮兵的到来也大大增加了北越军队对炮击的报复,因此费奇扩大了巡逻半径,以覆盖更多的区域。这迫使巡逻队天不亮就得出发,回来都已是日落时分。在紧张和疲劳的双重作用下,所有人到了傍晚就精疲力竭,烦躁易怒。值班的人一个个昏昏欲睡。为了打发无聊,梅勒斯虚构了各种巡逻路线,借此来了解这一带的各种地形特征。他对北越军的狙击手或观察组可能隐藏在什么地方的关注度越来越少。事实上,他的心里很矛盾:他弄不清自己是该计划好他的巡逻,以免碰上任何人,还是该找出北越军的机枪,使自己受到团长的注意。他更不想离开这身雨披衬垫。他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北越军队的机枪组正在吃大米饭,周围一片寂静,这时他出其不意地扑了上去,让他们全都做了俘虏。然后他押着他们回来,发现了大量的情报,之后又在团长和他的参谋人员的面前受到表彰。这个英勇事迹也许会成为国内的一则报纸新闻——知名度是很重要的——还要有一枚勋章。他需要一枚勋章,就像他需要成为一连之长那样。
又一次齐射的隆隆声撕裂了寂静的夜空和大地,打断了他的遐想。他盯着黑暗,现在完全清醒了,他的心思集中在了扬乔维茨的接替人上,扬就要去疗养了。他还有地图课要教,有丛林要清理,还有更多的铁丝网要铺设,但没有巡逻。今天没有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