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龙陵(第6/6页)

远征军收复的腾越已经弹痕累累

一名云南前线的美军顾问在检查远征军缴获的日军轻机枪。注意其袖标,代表的是滇缅战区。

中国军队在腾越俘虏的敌军,不但有日本人,还有印度和缅甸伪军。日本《五期主计云南始末记》中记录印缅伪军共有三千多人在腾越被歼,大部被日军当作工兵和运输兵使用。
这场内斗的结果,令人欷歔不已。

滇西前线,美军顾问在向民众展示缴获的日军迫击炮。
因为史迪威的作梗,尽管衡阳等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但得到美式装备换装的远征军各部,无论云南方面还是缅甸方面,都没有抽出兵员到豫湘桂战场参战。中国军队兵力不足,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全线败退,日军最终达到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目的。尽管由于中国遭受了重大伤亡依然奋战不休,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日军无力维持这一走廊,不久就将其放弃,但此战中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同时,因为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使史迪威期待的蒋介石政府垮台没有出现,反而是蒋介石的强硬回击,迫使罗斯福下达了撤换史迪威的命令。10月18日,史迪威,这个中国话流利到能带方言味道的美国将军,终于不得不离开了中国,此时,离龙陵的最后胜利还有15天。
在重重内斗中,中国远征军的前线官兵,处在极端的矛盾之中。战场上的敌人固然顽强,但自己身后的目光更令人无所适从。无论胜败,总会有一部分“自己人”会不高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远征军仍然拿下了这场战争。在史书中,他们的英勇将永远令后人敬仰,而那些比他们地位高得多的要人们的权争,恐怕也将永远要承受后人责难的目光。
龙陵光复后,有华侨记载,当地重开学校,教员就是第71军的军官,第一节课就是——“人,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好了,有这一条,一切代价都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