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十万军魂(下)(第3/5页)

部下丢了战略重地,足足过了一天还不知道,还穿着睡衣和部下一起打麻将,最终却只受到申斥处罚地第六军军长甘丽初,他能带出什么样地兵,能训练出什么样的部队?

面对日本重炮团猛烈地炮火,猝不及防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军人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倒在了血泊当中。绝大部分士兵连军装都没有穿好,他们听到炮击声,听到敌人对城市发起集团冲锋的喊杀声,他们最直觉做的事情,并不是拿起武器立刻投入战场,而是跌跌撞撞的向后逃跑,不管怎么样,在他们的身后就是国门,只要他们逃进了丛林和深山中,一路向东逃窜,总能回到中国!

只有极少数士兵,在低级军官的带领下奋起抵抗。但是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高级军官坐镇全局,随着日军坦克团的冲锋,这些局部抵抗的枪声,被迅速镇压下去。

至于那位面临大阵,还能从容不迫,用打麻将来彰显名将风范地甘初丽军长,在腊戌遭遇攻击的第一时间。就逃到了畹町,然后这位军长发挥出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特色,又搭乘绝对没有穿着睡衣舒适的装甲车,马不停蹄的连续后撤了三百公里,直接逃到了中国境内的保山。估计日本军队再能征擅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打到这个位置,甘初丽军长,才终于停止了自己的亡命远征。

面对这样的敌人指挥官。只用了几个小时,渡边正夫就带领他擅于创造战场奇迹地“龙师团”,打破第六军的防御,将一面膏国旗,升到了腊戌城的上空。

当渡边正夫将胜利的捷报。通过电台传送到司令部时,已经平静了几天的日本军队,几乎同时向中国远征军发起了猛攻。

中国远征军已经陷入面对强敌无法攻克,就连后退。撤回中国的路路,也被截断的最可怕境地!事已至此,三面被围的盟军,只剩下最后一条路,那就是从唯一没有被日军包围地西侧,撤入印度境内。

面对后路被断,补给中断,被敌人三面包围。再无力回天的情况,中国远征军,英国军方,还有史迪威将军这位有名无实的指挥官,无论如何也要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了。

直到这个时候,英国军队的司令官,亚历山大才掀开了他们的底牌:“现在日军已经攻陷腊戌。盟军三面受敌。我大英不列颠帝国政府出于人道立场考虑,允许中国军队携带武器装备。撤退到印度避难!”

出席这也许是最后一场联军会议地杜聿明军长,当他通过翻译,终于听明白亚历山大司令官说的话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愣住了,他真的愣住了。

人道?!

避难?!

他们异域远征,就是为了帮助英国军队,在自己地殖民地上对抗强敌入侵,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忍受了一次又一次英国“盟友”的背信弃信,他们在同古城血战十二日,他们反攻棠吉,他们顶着敌人的狂轰乱炸,用士兵的生命,抑制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当战局终于回为种种原因,而陷入绝对被动的时候,做为盟友,做为盟军,理所当然的撤退行动,竟然被列入了避难的范畴?!

这是何等让人听了根本无法发笑的笑话,又是何等地讽刺啊!

可是亚历山大司令官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斜眼望着杜聿明,先是用最绅士的态度,吸了一口嘴里的古巴雪茄,在优雅的吐了一个烟圈后,继续道:“但是我必须要提前申请,根据国际惯例,也出于安全考虑,贵军在进入印度前,必须要先按照部队编制,申报难民身份,由我大不列颠帝国政府审核批准后,才能收容。而且必须在我政府指定地点,接受集中管理。如果杜聿明先生,你还有什么意见或提议的话,可以向我提出来。”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杜聿明现在真的想放声大笑,如果他不是第五军的军长,不需要为全师几万名兄弟地生命负责地话,他真的会毫不犹豫拔出自己地配枪,一枪击毙了亚历山在这个盟友,这位盟军!

难怪英国军队在战场会和敌人一触即溃,丢足了他们大不列颠帝国的脸;难怪他们不停的给中国军友发送虚假情报;难怪这位亚历山大将军,明明是战败了,丢失了整个缅甸,还能带着一脸的笑容,带着满身的优雅,还能衣冠楚楚的穿着绅士的礼服,嘴里还能叨着一支造价不菲的古巴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