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8/9页)

参谋进来,规规矩矩站到一边,那个嘴被勒住的日本人,挣扎着,又挨了几枪托。

马明金把刚才说给李子安的命令,给参谋复述一遍,让参谋打电话。参谋看了眼李子安,犹豫着,不知所措。

马明金冲随从打个手势,对参谋说:“你不想跟日本人一个下场吗?”

话音刚落,随从把绳子套在那个日本人的脖子,背对背,身子一躬,双手用力,那个日本人双脚悬空,蹬踹着,叫都没叫出来,就没气了。

李子安惊惧,参谋更惊惧。

马明金拿起话筒,递给参谋,寒气逼人地:“马上传令,不然下一个死的就是你。”

参谋面如死灰,接过话筒,乞求地看着李子安。

李子安垂下头,长叹一声,算是默许了……

一切都按马明金所制定的计划,顺利进行。

马明金让孙明把各个房间亮起灯,过于黑暗,容易引起猜测。士兵们都分散开来,隐在大门两侧,又挑选几个身强体壮,与马明金带来的人,隐匿在里屋和外屋门口。手持匣子枪、短刀、绳索,马明金叮嘱,战斗正式打响之前,尽量不要开枪。

最先赶来的李子安的卫队连长,连副,把全连五个日本指导官都带来了。是跑步来的,进到屋里,气喘吁吁,当看到李子安和马明金等人,还没开口说话,李子安垂头丧气,命令他们交出武器,他知道再顽抗下去,死的人会更多。

满军的人,自然听令,日本指导官,骄横惯了,拒不服从,没等喊叫出来,周围冲上来的人,把他们按倒缴械,转眼间,如同捆猪似的,四蹄绑住不说,连嘴都给堵上了。

机炮边驻在镇外,骑马赶来的,无论先后到达,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子夜时分,马明金的随从,冲天空打了三颗信号弹,发出攻击命令。

这一仗战果甚丰,真正称得上战斗,最后展开肉搏的,是围歼日本铁路守备队。虽说守备队二十多人,但拼死抵抗。马明金深知日本人所谓的武士道特点,把带来的主力,用在日本守备队身上,好在天黑,事先已摸到守备队住房附近,战斗打响,迅速冲上去,趁日本人还没来得及爬起来,炸药包、手榴弹已投进屋里,几声巨响,把房盖都掀开了,日本人没被炸死的,懵头转向,从烟尘处钻进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鬼子。

马明金没出屋门半步,稳住在椅子上。

李子安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爆豆般的枪声,判决断出这是在攻打日本守备队,尽管其他地方,没有多大动静,他的心里还是无比恐惧,慌乱的眼神,不时扫视着马明金,不敢,又不知说什么。

孙明把信得过的排里弟兄,都交给马明金,分配到从镇外进来义勇军中,兵分几路,扑向团部、卫队连,机炮连,还有存放军需品的大院。

这些行动进展的比较顺利,只是在团部,有一个副官,是李子安的亲信,声称必须见到李子安,由李子安亲自下达命令,才可交枪。带队的义勇军分队长,不由分说,抬手一枪,击毙那位副官。卫队连、机炮连的士兵,早被枪声惊醒,纷纷跑出来,站到院子里,此时,说他们群龙无首,似乎过奖,若说是一群无头苍蝇,恰如其分,本来满军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平时,按关东军的要求,枪械集中保管,锁在库中。现在连长又不见了,排长不敢做主,正在犹豫不决,义勇军冲进来,其中有穿满军服装的人,大声喊话。士兵们顺从的就在抱头蹲下,听候处理。

率队攻打日本守备队的义勇军中队长,脸被熏得黑亮,兴冲冲地进来,向马明金报告,战斗已经结束,全歼日本兵二十四名,无一逃脱,没留一个活口。这是马明金自走上反满抗日道路,定下的方针,对战斗中所遇的日本人,无论俘虏,还是伤兵,皆就地处死。

马明金看下怀表,刚好一小时,他又传下命令,将日军、满军中所有的战利品,军需库的弹药、粮食、冬季服装等,全部运走。他出山时,带来二十张马爬犁。加上满军、日军中的大车,装不下,在镇上再征用运输工具,总之,来个卷包会,不留一点东西。

有队长问,数百名满军士兵如何处理。

马明金知道,这些士兵大多是抽丁加入满军的,虽然恨日本人,但都很恋家,强行带到山里,也不好管理,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