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5/10页)

熙洽对徐兰香天天陪伴着马明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倒不是嫉妒,而是担心,马明金在日本人眼中,是危险人物,若生出什么事端,徐兰香势必脱不了干系,到头来,他又得有罪遭了,不说别的,日本人真对徐兰香下手,大老徐肯定为护着妹妹,跟他闹个没完没了,至于能否涉及他自身,他自认凭其官位,还有与日本高层的交情,他并不过于在意。他知道直接劝不了徐兰香,再说,现在他也很少能看到徐兰香,因为徐兰香几乎成了马家大院的人,整日是寸步不离马明金。没办法,他只有通过大老徐给徐兰香传话,让徐兰香回军需处,这样或许能把徐兰香从马明金身边调开,至少也让徐兰香与马明金接触的时间少一些。

徐兰香:“我才不会回去的,过去,为混几个零花钱,现在军需处一半都是日本人,我看见他们就气不打一处来,咋的,你还真希望我回去呀?”

马明金沉吟着:“我看你回去也行……”

徐兰香不悦地:“你把话说明白,啥意思啊?你不让我跟着你,也犯不着把我往那鬼地方撵啊!”

马明金笑了,忙解释着:“你想多了,我没撵你的意思,我是说……你知道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吗?”

徐兰香:“当然知道啊?不过,我……我还没那么高的境界,对了,那我想问你,你知道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故事吗?”

马明金:“我虽然不太爱看戏,可这出戏,你给我讲过多少遍,我……”

徐兰香:“我……我就怕你忘了,我呀,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做王宝钏。”

马明金默然了,他就怕徐兰香提这类的话题,原因很简单,面对眼前这个多情的姑娘,他心中时刻有种温暖的热流,只是他从不敢往深处、往长远了想,所以,他就不敢与徐兰香探讨这个话题。

徐兰香:“咋的了,我一提王宝钏,你就……”

恰在这时,没挂鱼饵的浮漂,竟沉入水,马明金不得不提起鱼竿,嘿,一条鲜活的鲤鱼跃出水面,马明金的手晃动几下,都没拽上来,看来鱼的分量还不小。

徐兰香顾不得什么王宝钏,像个孩子似的,欢喜地大叫着,上来帮马明金提竿……当日晚饭,马家的主桌上,多了一道清炖活鱼,徐兰香亲自下厨,又亲手把鱼汤,端到未来公婆面前,马万川喝了一口,说声鲜。明金娘吃了一口,说声香。其实老俩口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他们这番称赞,足见内心非常喜欢这个尚未过门的儿媳。

第二天,马明金与徐兰香又来到渡口,刚好有个卖酱羊蹄的小贩,马明金过去,买了几个羊蹄,他还带来一瓶酒,说中午要在“王八炕”喝几口。徐兰香稍觉奇怪,平时她很少看到马明金喝酒,不过,见马明金有这个兴致,她当然高兴,并说她要陪喝。却不料,还没到中午,来了不速之客。

来者是东团山子驻军一个排长。

东团山子历来是军事重地基,居高临下,既可保卫横跨松花江唯一那座铁路大桥,又称得上是守护吉林市区的最后一道屏障。“九一八”事变前,这里曾是马明金所辖的防区。

那个排长走来,恭恭敬敬行个军礼:“老长官好,你还记得我吗?”

马明金笑着:“我怎么会不记得你呢,我做营长时,你是三连三班的班长,名字叫孙明,看军阶,现在是排长了。”

孙明:“老长官,说来惭愧,我这也是随大流,混上来的。”

马明金:“你的老连长李子安已是团长,水涨船高,按说应该升为连长啊!”

孙明:“唉!兄弟也是没出息,不得已才在日本人手下混口饭吃,只是后悔没追随老长官走上……”

马明金怕话多,引来麻烦,忙岔开话头:“过去的事儿不要再提了,我……我现在已退出军伍,成了个闲散的人。”

两个尾随过江的特务,见有军人与马明金说话,都站起来,伸长脖子往这边寻望。

孙明倒没太在意,继续与马明金说着话:“我巡哨时,看见老长官,回去让灶房做了几个小菜,送过来,中午了,请老长官吃口便饭。”

两个随来的士兵,把手中的菜盒,摆放到大石头上。

马明金:“谢谢你了,我今天还真的带酒来了,不过,我……我不能请你跟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