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4/9页)
马明玉每次见到徐兰香,都劝慰一番,但她的话更增加徐兰香的感伤,她说马明玉是马明金的妹妹,她见到马明玉就像见到马明金。这话让马明玉落泪、感动。她知道丈夫给徐兰香捎回了哥哥的信,她曾变着法儿问徐兰香,哥哥在信中说了些什么。可每次,徐兰香都轻描淡写说没写什么。这个姑娘,没把信中内容告诉任何人,其隐瞒的目的,就是她自始至终没把这封信当成绝情书,尽管她把信中的话,背得滚瓜烂熟。以她后来对信中的细致解读,她认为字里行间,掩饰不住马明金对她的眷恋情感。
郑永清听到这儿,明白妻子说为什么劝不了徐兰香,他说他没想到徐兰香是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姑娘,从此,对徐兰香更加的敬重。
徐兰香现在经常来郑家,有时也随马明玉去马家大院,她把马明玉当成亲人,与马明玉无话不说。到了马家,把自己看成是马家的儿媳,与未来的公公话不多,见到明金娘,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没有一点姑娘的矫揉造作,乐得明金娘直夸兰香好,只是夸过之后,想起大儿子,禁不住擦抹眼泪,这时候,徐兰香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她和马明玉商量好了,不能在明金娘面前提马明金,就是明金娘提起了,她也赶忙岔开话,免得明金娘伤心。
随着时间推移,徐兰香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但也只限与马明玉在一起的时候,尤其说起马明金,她憧憬多于悲伤。有一天,她不知从哪儿看到一副对联,记下来,在马明玉面前念道:
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岁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想见冰心。
马明玉一怔:“这说的是王宝钏啊,你不会想做王宝钏吧?”
徐兰香坚定地点点头:“我不信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等回了薛平贵,我就等不回明金哥?”
马明玉抛开哥哥,单就女性之心,她不能不佩服徐兰香对爱情的执著,这也是她与徐兰香越发亲近的原因,她常想,要是没有日本人,哥哥与徐兰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对。
徐兰香见马明玉没言语,问道:“你不相信我?”
马明玉忙说:“相信,当然相信,可是……这出戏你看过吗?”
徐兰香:“没有,不过,我知道王宝钏为等丈夫,十八年守身如玉。”
马明玉想了想说:“你不应该做王宝钏。”
徐兰香:“为啥?”
马明玉说,她知道这个故事,看似喜剧,实为悲剧,王宝钏苦等十八年,把薛平贵等回来了,可是此时的薛平贵已有了两房妻子,而且王宝钏被接入薛府,只过十八天的幸福生活,病逝了,她说她不希望徐兰香有这样的结局,当然,也不希望哥哥十八年后才能回到家中。
徐兰香:“噢,是这样啊,那我……我不当王宝钏,我学王宝钏还行吧?”
马明玉笑说:“你不是王宝钏,我哥哥也不是薛平贵,不过,你想过吗,要是等到十八年后,你当上我们马家的媳妇,有多大岁数了吗?”
徐兰香:“三十多岁呗,咋的,明金哥不会嫌我岁数大,不要我吧?”
马明玉忙说:“不会,不会,那时我哥都快五十岁了,相比之下,你还是个小媳妇,我说的是你……”
徐兰香脑子来得快,嘴也快:“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我岁数大了,能不能生孩子吧?没事儿,我肯定能生,我都想好了,一连气生他几个……”
马明玉哈哈大笑,点指着:“你还是个姑娘,就说这话,好不害羞。”
徐兰香才意识到自己说些什么,脸腾地红了,笑着扑到马明玉的身上……
两个笑过,马明玉想起哥哥与徐兰香常出双入对,有时,只有两人在哥哥房中,会不会……她附徐兰香耳边,悄声地问询。
徐兰香不解地:“你说啥?啥在一起?”
马明玉吃吃地笑着:“生孩子的话都说出来了,这在一起指的是啥,你还不知道?”
徐兰香明白了,脸又红起来:“你咋跟我姐姐似的,我姐姐就这么问过……”
大老徐见妹妹这么想念着马明金,以为妹妹已委身于马明金了,她对妹妹说,她是过来的人,妹妹真那么做了,她也不会怪责妹妹的,待妹妹听懂了她的话,说她与马明金是清白的,大老徐就更弄不明白,马明金用什么方法,把妹妹的魂都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