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8页)

省政府出面,找到日本驻吉林市领事馆,领事推诿说主管拓植事务的官员,也就是酒井完造回国了,领事馆不能直接处理,让省政府与“满铁”联系,显然,日本领事馆就是变相支持开拓团。

庄稼人把希望寄托在官府身上,事情也没得到解决,下一步该怎么办,都没了主意,眼看地里的小苗旱得耷拉头了,大伙儿心急如火,来找常大杠子。

常家大院在天岗一带,是数得着的大粮户,常大杠子受马万川熏陶,乐善好施,待人平和,做事公正,所以威望自然就高。按说他的地用的是另一条河的水,只有少部分受到开拓团水坝之害,可是四邻八屯的大小地主、庄稼户还是聚堆来找他,求他拿个主意。

有上岁数的人,见到常大杠子,落下泪了:“老常啊,我们这实在是被逼得没路了,才来找你,咱们哥俩儿处这么长时间,你啥时候看我掉过眼泪?我……我这是气的,小日本太欺负人,这官府也是软皮蛋,你是老庄稼把式,不用到地里看就明白,河水再下不来,今年这地算扔了。”

人们都唉声叹气地:“这茬苗旱死,节气也就过了,再想种啥也晚了……”

“我一家老小,就靠那二亩地了,这要是颗粒无收,秋后,我就得领着老婆孩子出外要饭了。”

也有血气方刚的人叫嚷着:“小日本这不是骑在咱们脖梗拉屎吗?他们凭啥把河水给霸占了?我一寻思起来,咱们这些做地狍子都窝囊啊,让这些外来的人欺负得大气不敢出,要我说,老常大哥,你领头,咱们跟小日本子干,真动起手来,我打头阵。”

常大杠子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对日本开拓团的所作所为早就看着不顺眼,只是压着气,不想惹麻烦罢了。现在大伙儿都把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要是推脱或退缩,那就不是常大杠子了,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这里生活,想到这儿,他说话了:

“老少爷儿,你们不来找我,我也正想找你们呢,咱们都是土里刨食的人,这地就是咱们的命根子,先不说日本人吃不吃大米的事儿,就说这水坝,还没完全建成,咱们就受不了,要是这拦河坝越建越高,河水就更下不来了,从长远看,咱们的命脉掐在开拓团手里了,活不下去了,慢慢就逼得咱们把地卖给他们,用不了几年,他们成了地主,恐怕咱们给他们扛劳斤,他们都不会用咱们的。到了那时,咱们可真的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了。”

大伙儿听了,都打心里佩服常大杠子说得对,有的人感叹,只看到眼前这河水,没想到日本人是变着法子想掠夺当地人的土地,还有的人,恨恨地骂着,小日本这招太狠毒了。说过、嚷过,大伙儿更是六神无主了,不住地问常大杠子怎么办。

常大杠子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说出的话,那是深思熟虑的:

“他开拓团不仁,咱们就不义,不,不是咱们不义,就因为咱们太仁至义尽,他们才这么洋棒儿,官府的话,他们都不听,这不稀奇,多年来,官府就在日本人面前挺不起腰杆,可咱们不怕他小日本,开拓团这水坝,不是修得差不多了吗,嘿,你能修,咱就能扒,咱们人多,就不信弄不住小日本……”

有人担忧地说:“官府要怪罪下来呢?”

常大杠子:“我想啊,官府也让开拓团熊够呛,咱们真把水坝扒了,官府知道了,准睁一只闭一只眼,不会帮日本人说话的。”

也有的人想起什么:“老常大哥,开拓团有枪啊,他们要是朝咱们搂火可咋办啊,小日本子生性,啥事儿都能做出来。”

常大杠子:“这事儿我不是没想过,我看他们不一定真敢放枪,再说了,咱们也不能空手去,你们几个大家,不都养枪吗,都带上,还有土炮,也扛去,支上,那玩意放起来动静大,吓唬人行,我的大院有几个炮手,我让他们把枪带上,随咱们去。”

有人说:“我的妈呀,这不是要开打吗,老东家……能行?别闹出人命啊!”

有的人不高兴了:“这还没上阵就尿裤兜子了,咋的,害怕了?开拓团把水断了,到秋没粮食吃,不也是个死,要我说,宁可打死,也不能饿死……”

常大杠子:“我把话说明白了吧?去不去,大伙儿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