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入党(第8/9页)

王群和徐翠,深深地被感动了,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接着,王群说:“你们是好样的,党一定会考虑你们的要求,请你们放心。一个党员,是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应该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贡献自己的一切。个人复仇的思想应该被阶级复仇的思想所代替,个人的幸福就在人民的幸福之中。这一点,你们同意吗?”

“同意!”黄干与黄容不约而同地回答着。

这件事的发生,使王群感到意外,群众思想进步如此之快,又使他非常振奋,他恨不得立刻到县里去,找到徐政委,把这一昼夜所发生的一切,统统向徐政委报告。他又一次紧紧地握了黄干和黄容的手说:“好吧!你们该回去了!”

王群转身向西走去。走了一阵,回头望望,只见黄干、黄容同徐翠,仍在原地没动。于是,他便摇摇手,高声喊道:“快回去吧!”……

夜里,徐翠回区主持了支部会。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黄干解放前的历史和解放后的积极表现,请大家讨论黄干的入党问题。大家一致对他所经历的严峻考验,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已具备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但有些党员提出了两个疑问:一,黄干解放前杀过人,作为一个党员好不好?二,黄干解放前有几年的历史不清楚,不知干了些什么,算不算正派的贫雇农?针对这些疑问,王群发表了意见。他认为:首先,对黄干的杀地主行为,要从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在旧社会,一般的劳动人民受了封建统治的深重压迫,因此,逆来顺受,甘受命运的摆布,那是有的。像黄干那样,自发地起来反抗,为了报杀亲之仇,争生存,杀了把他们一家逼向绝路的地主,有何不可?这应该加以肯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看,黄干那样的人,当然不是安分守己的老实农民;但,站在劳动人民——贫雇农的立场上来看,黄干的行动是完全正义的,光明磊落的,不但对贫雇农的光荣称号毫无损伤,而且应该值得赞扬。其次,对于黄干离家后的那段历史情况,他自己虽然还没有多谈,但从桂英生前的一些谈话里,已经大致知道黄干那几年的生活。他流落在外,给人当过长工,做过搬运工,一贫如洗,受尽苦难,但他并没有屈服,坚持与恶劣的环境做斗争。这一切都无损于他的为人。王群说到这里,建议支部派人和黄干做一次谈话,动员他全面地谈一谈解放前的历史。支部会经过热烈的讨论,原则上通过了黄干和黄容的入党申请。并决定由王群找黄干和黄容做一次认真的谈话。

天刚亮,全区三十多个行政村、街的二百多名区、村干部都背着简单的背包,在王群的率领下,往县城进发。

虽然,时近初冬,已经是该冷的时候了,在祖国的北方,已是棉衣棉帽,雪花飘飘了。然而,在四季常青的广西,却一点冬天的气息都没有。树上仍是枝叶苍茂,山上仍然一片青葱,田野里虽然没了庄稼,仍是一片绿海。干部们互相鼓励着:“走啊!看谁先赶到县城!”他们似乎全忘了近两天发生的不幸事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快到县城去!看看县委对剿匪工作究竟有什么指示!

王群走在人们中间,也同大家的心情一样地兴奋,他无心玩赏路上的景色,像闺女回娘家似的,想趁着会前的空隙,找徐政委来一次倾心畅谈,把群众的遭遇,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力量,群众的进步,一五一十,讲述一遍;同时,也摸一下县委对下步工作布置的底。因此,他几乎忘记了找黄干谈话的事,只顾快步沿着漓江向县城走去。

然而,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到了他的耳朵。接着,是猛然一声大叫:“区长!”王群回头一看,原来是黄干,这才想起了还得跟他谈谈。

“区长!我入党的请求你们研究了吗?”黄干一开口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

王群一见黄干急于问个结果的样子,却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倒反问起他来:“我正要找你。现在我先向你提个问题好吗?”

“什么问题?”

王群很认真地说:“是这样,我们党接收一个新党员,首先,必须了解他的全部历史。对你来说,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支部都没意见,不过,就是解放前你出走的那一段历史,组织上还不够清楚。想请你说一说,好吗?”